除了不同品牌的互补产品之间借用渠道以外,“格力模式”也在引起效仿。志高、华宝等企业都开始在一些市场试点,与经销商合资成立股份制公司,进行利益捆绑。而近日,格力通过引入经销商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模式,将核心经销商牢牢掌控。渠道变革暗流涌动虽然进行跨品牌之间销售的尝试并不多,但实际上,随着家电企业“黑白”通吃多元化发展,不少企业均在探讨自身产品渠道能否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带来资源的最大化问题。
近年,以苏宁、国美等为代表的家电连锁异军突起,中国家电销售渠道发生“结构性”剧变。大卖场逼迫企业签订不平等条约,企业在卖场以外销售的产品价格均不得低于卖场,不然就要承受高额的罚款,这使得企业的产品在卖场外没有优势可言。在一级市场传统的代理、分销渠道模式受到家电连锁的强力挑战。随着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买方市场的到来,这些传统渠道商需要在权利失衡中寻找新的“权杖”。在这样的环境下,谋求多元化的渠道模式,建立一个更加平衡的渠道,不仅仅是节约成本的问题,更关系到渠道之间能否相互制衡,生产企业能否掌握话语权。
那么双品牌运作在针对卖场的方面可以算作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正品牌进卖场、副品牌做专卖店及三四级市场,采用不同的梯级销售策略,一方面为企业获取盈利空间,同时也能规避大卖场的罚款。
另外一方面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并逐步深入,当一些知名品牌的家电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冲进农村市场时,以中低端市场为主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洗牌境地,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试点的冰箱(冰柜)、彩电、手机等三个产业中,试点地区农民只要购买指定产品,即可获得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提供补贴,补贴金额约为售价的13%。冰箱产业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获益最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大范围的洗牌之风。目前已有15家生产企业的197个型号产品和21家流通企业中标。根据试点地区的农民消费水平,彩电单价将不超过1500元、电冰箱(含冰柜)单价将不超过2000元、手机单价将不超过1000元。目前,该政策已在试点城市全面展开,2008年底前可望在全国铺开。
中国农村家电市场潜力巨大,2008年“家电下乡”试点如能在全国推开,以县乡为主的中国三、四级家电市场容量有望达2300多亿元。据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家庭彩电普及率37%、农村家庭冰箱普及率22.5%、农村家庭手机普及率只有5%,因此其市场空间之大可想而知。许多企业主也都看到了这一发展机遇,纷纷扎堆。冰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05~2007短短三年内,全国共诞生了100多家冰箱生产企业,品牌数逾400个。传统冰箱“四大家族”由于受到价格制约,农村市场的开拓一直缺乏深度;另外,这些品牌大多依赖于连锁卖场渠道,据统计,其销售额70%以上都来源于家电大卖场,而连锁卖场由于三四级市场预期赢利能力与其开拓成本相距甚远,致使连锁卖场迟迟没有涉足三四级市场,依赖于连锁卖场的一线品牌也就无法大规模的下乡深挖,导致三四级大多数市场份额长期以来都被二三线品牌所占据。此次“家电下乡”冰箱是最有价值的农村渠道鏖战。电视机的洗牌已差不多完成,彩电品牌认知率早已较高,冰箱面临一场鏖战。
目前,在全国只有13%~17%的消费者拥有冰箱,家电下乡政策以行政手段让一线品牌迅速进入农村市场。另外一方面,国内的冰箱企业正在扩容增产,如今年海尔就要增加产量,从600万台增加到900万台,美菱从450万台增到600万台,新飞也增加了200万台的基地。这么大的产量如何消化?扩大农村内需,抢占三四级城市销售网点也是一种解决途径。而最新的新闻报道家电下乡简化了补贴手续,能够让老百姓最快速度享受补贴。并且据称家电下乡马上扩大到十几个省。
未能在商务部“家电下乡”政策中中标的“中日”、“海佳”,短短的半个月中,代理商已经感觉到了压力。2008年末“家电下乡”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铺开运行之后。“中日”、“海佳”将何去何从?
三:“中日”、“海佳”双品牌的难题
本来双品牌运作是为了市场的区隔,但是中日电器的双品牌是历史原因。
目前中国家电企业的双品牌运作大多发生在单品牌企业的并购之后,双品牌的运作水平还处在初级的、只拥有双品牌的阶段。典型的如海信入主容声,长虹入主美菱。这种局面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例如中日电器的合资品牌“中日”。中国的家电品牌都是从单一产品的生产商进化而来,中国家电行业经过剧烈的整合后,在每个产品品类中都留存下这些具体品类中优秀的企业,但是,这些优秀留存的品牌基本上没有准确的品牌定位,这样的品牌并购过来的品牌也是一样没有精确的定位,未来中国家电企业的双品牌运作的当务之急就是对每一个品牌进行精确的需求区域与需求层次的定位。
双品牌运作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双品牌运作仅仅是多品牌运作的一种初级形式,国际上更多的企业的品牌多是多品牌运作。进行双品牌运作并不像一个车子的两个轮子一样需要步调一致,因为每一个品牌都对应不同的产品类别,以及在不同类别产品中所代表的这个类别的产品层次。所以双品牌是需要分开运营行走的。双品牌运作的关键是对每个品牌所应对的产品的市场进行品牌所对应的特殊消费群的精准定位,并在日常的运营中严格按照这种定位去操作。但是现在中日电器A区域的问题就是双品牌没有严格的定位区分,除了品牌名称不同之外,其它的从产品结构、品类、层次全部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