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了很多大学生的面试,也面试了很多的大学生,但有时候真是在感叹,是我太落伍还是这个世界太疯狂,大学生面试时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让人也啼笑皆非。大学生在开始面试之前务必要记住: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5/4/173693.html
黄金法则:80/20定律—可以毫不过分的说你是处在劣势的,所以要承担起80%的谈话而面试官只会说20%。
白金法则:因为你说得比较多,而回答中的收放也基本上是由你自己控制的,所以,你必须试着去控制面试的节奏和话题。
钻石法则:作为面试官一定会为出一些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给候选者,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候选者面对问题时能自圆其说,如果没有把握,可以把问题,抛回给面试官。
1.介绍一下你自己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5/4/173693.html
这似乎是必答题。但是其中有很多的技巧,武巍认为做为一个即将参加面试的候选者最少要准备三个自我介绍,一分钟的、五分钟的和一个更灵活自由的。因为,在这其中面试官很有可能是在考察候选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时间的掌控能力。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5/4/173693.html
另外,自我介绍一定要层次清晰,详略得当,突出特色。如果你用一分钟来重复你的简历,恭喜你,你的印象加分没有了!建议你最多用二十秒钟介绍自己的姓名、学校、专业。然后话锋一转,引出自己的优势或强项。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激发起面试官对你的好感,或者至少是兴趣,当然这其中有涵盖了一个沟通技巧的问题,因为,不同的话运用不同的说法,产生的效果有时会截然不同,听者的心理感知也就自然不同。
成功的模式可以是:我叫XXX,英文名字XXX,XX省XX市人,今年6月将从XX学校XX专业本科(专科)毕业。除了简历上您看到的介绍,我愿意特别说一下我在XXX方面的特长/我最大的特点是……(给出事例)。正是基于对自己这方面的自信,使我有勇气来应聘贵公司的XXX这一职位。(看表)一分钟到了,希望我没有超时。(很阳光的微笑)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5/4/173693.html
如果面试官不是EQ太低,你的最后一句话应该会使他放松和微笑。资历嫩一点的还会接着问:“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呢?”如果他真的这么问你,恭喜你!你已经站得先机,并很有可能将面试官操控在自己的进程中!
2.应届生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会选择你目前学习的专业呢?千万当心,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考察你的胜任力,所以不要简单的说“感兴趣”或者“就业前景乐观”等,试想一下,一个企业怎么可能去招聘一个读了四年对自己专业都不喜欢,并且还没有找到自己兴趣点的人呢?!给大家一个成功的范例:
问:张先生,您为什么会选择财务专业呢?
答:的确,财务已经连续多年成为高校热门专业,这造成了就业时无可避免的激烈竞争。可当初我选择财务专业时并不是单纯因为它的热门程度。我早就把就业目标锁定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资企业。根据我高三时搜集到的统计资料,园区当时有外企XXX家,而且每年以XXX%的速度在增加。以每个公司财务部至少5个人计算(总账,应收应付,税务,出纳再加上一个经理),加上园区的平均离职率是15%,则在我毕业时,可以有XXX个空缺。我毕业那年应该全国有XX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其中可能有10%会瞄准苏州,而我填报的苏州大学在当地口碑尚可,属于中等偏上。那么,有1/2的对手能被我淘汰。再加上我就在苏州本地学习,四年中可以更早的寻求机会,所以,我很有信心的选择了这个专业。
其实,没有哪个面试官会相信你真的作过如此缜密的调查分析,但你已经展示了你做决策时的思路,所以可以加分。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5/4/173693.html
记住:所有的回答要符合你专业的特点。不要说得太到位,可以自圆其说就行了,因为你毕竟不是一个职业人,不太可能有那么专业和到位的应答技巧,面试你的人怎么着也比你多看多少人啊!不然,他们会觉得你要么太虚伪,要么太狂妄。还有,应该表示对自己的专业的确感兴趣,或者增加点戏剧效果:我本来理解的财务管理就是管账,所以开始的时候还真后悔了一阵,直到大三时开始了在企业的实践,才有了改观,并真正喜欢上了我的专业。这样显得真实可信,更重要的是,很自然的由你引导到准备好的问题:实习的收获。
3.为了考察您学习能力这一项,通常我们会问您在实习期间的收获。此时,不要夸大自己的成绩,谦虚一点。还有,不妨说一下自己的失误,这样说没有什么,毕竟是在实习。记住:详细说明当时的情况,你要达到的目的,你采取了哪些步骤,事情的结果,还有你得到的经验教训,以及后来怎样运用到工作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最后做出总结:原来书本上的知识要能够在工作中熟练运用,这期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实,这是几个经典的课程,比如:PDCA原则和5W2H的原则,但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没有学习过管理的学生来说,是不很好把握的,所以,对于在校的大学生可以去听一下,北京和勤众益团队开发的一些关于指导大学生如何有效就业的相关课程。当然对于学生还可以简要谈一下,回到学校后,我对自己的实习经历作了一番总结,发现自己在XXX方面还需要加强。所以,我很注意利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来弥补这一不足。现在,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相信我能做到更好。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5/4/17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