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销售零起步》第一篇:客户全开发——第五章 做陈列从理货开始

第五章做陈列从理货开始

一、认识理货

几年前,尚有不少企业不重视终端理货,而时至今日,几乎已经没有企业不重视理货了。可以说“理货”是一项最基础的功在千秋的营销活动。有些企业,花钱买了黄金陈列位,但经常是自己花钱买的货架摆的却是别人的产品。也有些企业,前几个月抓理货、抓陈列,工作开展的热热闹闹,但只要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慢慢松懈下去了,不久终端状况又回到了原点,理货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理货就是业务人员在终端对产品陈列及陈列区清理的过程。理货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销量的上升,直接决定着产品在终端的竞争力。

理货员是指在敞开式销售的终端(如超市),通过理货,依靠商品展示与陈列、POP广告、标价、排面整理、商品补充与调整、环境卫生、购物工具准备等作业活动,与顾客间接或直接地发生联系的工作人员。

二.理货工作内容

1.检查货架,注意同上次走访比较是否有品种缺货、断货,积极补货,从而使产品销售更好。

2.整理货架,保证货架上的产品前旧后新,让货架饱满,清洁,粘贴促销品。

3.记录本公司产品上架品种、数量及其它相关数据资料,并记录竞品的相关数据资料。

4.巡视终端,看是否有同类产品在做堆头或促销,如有请与促销人员交谈,获得相关信息。

5.同终端营业员沟通,建立并维护客情关系,让终端积极接受自己的产品、包装,了解自己产品和竞品的销售情况(尽量在营业员清闲时自然切入,轻松询问)。

三.理货工作之产品陈列

1.产品陈列的观念和技巧

⑴充分利用既有的陈列空间,使它发挥最大的效用;避免货源不足,造成竞争者乘虚而入。

①根据商品的销售数量比例、利润等分配陈列空间。(同时,须考虑区域、地理、季节等因素)对销售看好和推广性产品可占有较好的陈列面,而销售看跌或即将撤柜的产品应根据情况逐渐减少陈列面。

②陈列架上存货要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③要有一个“开封”“开包”“卖过”的痕迹。

⑵产品集中陈列,同一类的产品应陈列在一起,增加产品的销售机会,并可节约时间与精力,作好商品陈列。

产品集中陈列可能制造一个较佳的视觉广告效果,树立品牌效应,引起消费者注意,刺激他们作出冲动性购买。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势产品拉动弱势产品和产品,以便达到高销量和培养更多的优势产品的目的。

⑶选择较佳的陈列位置。

消费者的行为习惯:

①90%的消费者不喜欢走很多路或掉头购买所需商品。

②消费者一般会避免去嘈杂,不清洁或黑暗角落的地方。

③消费者不愿意俯身、踮脚、挺身等。

④消费者喜欢平视,不喜欢仰视和俯视。

⑷根据消费者行为习惯,所以要尽量将产品陈列在:

①消费者经常走动的地方如端架,入口转角处等,顾客出入集中区,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②照明充足,能见度高的货架位置。

③靠近大品牌,名牌的位置。

④小包装及快速消费品、特殊商品要尽量争取收银台陈列。

⑸陈列高度的选择。

A.陈列高度与销量的关系:

第 一 层

直 视 可 见

伸 手 可 及

齐 膝

第 五 层

①商品从伸手可及的高度调换到齐膝的高度,商品销量下降15%。

②商品从齐膝的高度调换到伸手可及的高度,商品销量上升20%。

③商品从伸手可及的高度调换到直视可见的高度,商品销量上升30%-50%。

④商品从直视可见的高度调换到齐膝的高度,商品销量下降30%-60%。

⑤商品从直视可见的高度调换到抻手可及的高度,商品销量下降15%。

B.根据陈列高度与销量的关系,所以:尽量将产品陈列在目标消费者伸手可及和直视可见的地方,比如以目标群体是成年人的产品为例,就应该尽量放在在货架的100-150CM处。

⑹保持商品的位置

①随时随地更换终端中残次及即将到期的产品,如有滞销品,应想办法尽快处置,不能任其蒙灰,有损公司形象。

②商品正面朝向顾客,不得倒立,包装要清洁、排列整齐,并随时保持货架整洁、干净。

③陈列要注意产品颜色搭配,如深色产品要尽量与浅色产品搭配陈列。

2.陈列形态介绍:

⑴水平陈列:商品沿货架排成横列,以便消费者来回左右浏览,水平陈列能把消费者诱导向深处。而它的缺点在于消费者在挑选商品时,必须沿着陈列左右移动。水平陈列时应把比较畅销、回转最快的商品摆在中间,比较滞销的产品或产品摆在两边,其作用在于:

①顾客在购买畅销的商品前,已浏览过本品牌中其它商品,增加被购买的机会。

②优势产品放在中间,弱势产品放在两边可以保证货架陈列面,防止竞品在畅销商品缺货时趁虚而入。

⑵垂直陈列:商品沿货架由上往下陈列,消费者不需要左右移动,只需视线上下移动,就可以挑选商品,可使消费者产生大量的冲动性购买并增加消费者购物的方便性,在垂直陈列时须注意:

作者:孟剑文 管理新人

能力决定实力,态度决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