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营销模式:战无不胜、无懈可击的营销网

在食品等快消品行业,当产品品类创新、渠道创新和强势品牌推广等单一战术都已经逐渐失效的时候, 打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无懈可击的营销模式,就成了快消品行业营销的下一个竞争焦点。

所谓模式,就是结构。营销模式之道,就是营销元素的重新分化与组合之道。

每一个快消品企业手里都有好几张牌,跟营销有关的,则主要是资金、营销战略、营销4P之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团队等等,如何打好自己手中的牌,是判断一个企业营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有的人手中有很多好牌,结果却打出了一副臭牌,导致全盘崩溃;有的人手中大部分都是烂牌,只有一张好牌,却仍然能够打出一副绝佳的牌来。

打牌好坏的关键在于对牌的分化与组合。营销模式的精髓亦是在于营销各P的分化与组合。如何利用企业手中有限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团队等营销资源,通过将这些要素分化与组合,创造出一种制胜市场、防止对手模仿的营销模式,就是企业营销的关键所在。

营销模式:让自己战无不胜、让对手无懈可击

每个行业都有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很多公司意识到在一个非常长而复杂的产业价值链上,要想在整条价值链上建立战略优势,那是很难完成的任务。

只要在价值链其中任何流程段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者3到4个环节构建了竞争对手无法在短期内复制的竞争能力或优势,企业所构建的战略优势就是成功的。

企业打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营销模式,也是源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企业,一旦在营销链中,发现了关键环节和关键业务,并在这个关键环节或者关键业务中,找到企业自身独有的核心优势,形成核心能力,企业就建立起了自己攻击对手并不被对手所模仿的竞争优势,而这个竞争优势,就是企业打开市场、打击对手,而又让对手无法复制的强有力的拳头。

我们以华润雪花啤酒为例。与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相比,成立于1994年的华润雪花啤酒,可谓是啤酒行业的后来者。但11年之后,华润雪花啤酒产销量就跃居全国之首。

雪花啤酒是依靠什么策略,在短短的11年时间,就超越了百年品牌青岛啤酒的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模式,即:蘑菇战略和“1+N”模式。

从2002年开始,雪花啤酒向“做全国品牌”的目标进军。当时,华润雪花还只是一个拥有30-40万吨产量的小啤酒品牌,面对青岛、燕京等全国性品牌以及割据各地的区域强势品牌,雪花显得十分弱小。

当时华润老总宁高宁和王群等人,根据啤酒行业态势和自身优劣势,觉得华润雪花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本,因为华润雪花背后是拥有600亿资产的香港华润集团。于是,华润雪花制定了“左手资本,右手产业”战略,并在这一战略之下,制定了啤酒行业的扩张模式:蘑菇战略和1+N模式。

所谓“蘑菇战略”,就是考虑到啤酒行业主流酒销售半径主要在150-200公里,从外地运酒过来,很难占领市场份额。最佳策略是在一个地方建厂——“种蘑菇”,然后以这个蘑菇为中心向外扩张,取得周边方圆200公里内市场的绝对市场份额,就能取得成功。

所谓“1+N”,就是1个全国性品牌“雪花”,N个区域强势品牌或区域战术性品牌,这个N,都是华润雪花采取并购策略在各区域市场整合过来的。

在这样的模式下,华润雪花即展开了全国市场的扩张。这个模式最大的威力是什么呢?华润雪花的目标是创造区域最大的市场份额,其实现手段有建厂、并购、整合等。

要进入一个区域市场,华润雪花先去洽购当地强势品牌,如果能够直接收购当地强势品牌,雪华啤酒就能顺利进入当地市场;如果不能顺利并购当地强势品牌,华润雪花就采取“资本+产业”的组合拳,或者先并购当地的一个战术性品牌,或者直接利用雪花啤酒,与当地强势品牌展开消耗战。这些消耗战包括:前期搭赠礼品、中期小规模瓶盖中奖、后期大规模瓶盖中奖(如:再来一瓶)等围攻策略,强攻对手、消耗对手,直到对手利润降低到无法承受,被迫与雪花签定“城下之盟”。

也就是说,在蘑菇战略与1+N模式组合中,华润雪花先利用产业手段,打击对手,如果能够顺利利用市场竞争手段攻下市场,雪华就利用市场手段;如果利用市场手段攻不下,雪花就利用资本手段,与对手打消耗战,最后逼迫对手“受降”。总之,不管利用什么手段,最终的赢家肯定是雪花。

雪花的这一模式,在安徽、四川、福建等市场竞争中,都屡试不爽,都做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又让对手无懈可击。

营销模式:营销方法的标准化,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

在实际的企业营销中,中国企业往往不缺乏精彩的战略构想,却往往缺乏有效执行战略的模式。而要执行模式,又往往受制于员工队伍的执行力。

为了解决这个执行力,有些企业采用的是“英雄业务员”的模式,有的企业采用的“培训+学习”的员工执行力提升模式。其结果是什么呢?采用“英雄模式”的企业,英雄个人可以成功,也可以取得部分或者短暂的业绩提升,但是却解决不了企业继续扩大业绩、全面扩张业绩的问题;采用“培训+学习”模式的企业,进步往往很慢,书看了很多,课听了不少,但业绩始终起不来。

作者:沈志勇 企业高管

朋友们,你好!沈志勇新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沈老师的龙门阵”!
内容是在媒体碎片化,渠道碎片化的时代,营销该何处着力呢?
也许,传统营销、广告该革命了吧!
“沈老师的龙门阵”,每周一篇原创文章,侃侃互联网时代,怎么搞大单品?怎么造内容?怎么整传播?怎么重建营销系统?
等你来撩,每周三见。对互联网时代新营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