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借高利贷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需求。 1.季节性需求 企业的业务是季节性的。这样,即便是利率高,由于资金使用时间较短,周转速度较快,企业依然可以通过使用小额贷款,获取收益。 2.补充性需求 企业的主要资金是自有的或者低息的,用小额贷款作为补缺。这样,平均下来,企业的整体息率较低,既保证了充裕的经营资金,同时,也保证了企业基本的盈利能力。 3.救急性需求 有时候,企业一时急需,使用时间很短,或者做一个紧急业务,或者纯粹救急。或有利可图,或渡过难关。 4.救命性需求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是老话但现实中也经常出现。企业周转出现困难,要么舍财,要么舍命。小额贷款尽管利率高,但却能解围,出点血总比等死要好。 5.长期投资需求 有的企业因为盲 […]
查看全文出海会是新的掘金机会吗?
“WISE·2016投资人峰会”上,BAI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龙宇、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朱啸虎、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和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一起探讨了这一年的投资心得。 文 | 张晴 现在真的是资本寒冬吗? 作为投资人,下一个瞄准方向在哪里? 融资变难,企业应该如何自救? 出海会是新的掘金机会吗? 12月6日,在36氪举办的“WISE·2016投资人峰会”上,BAI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龙宇、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朱啸虎、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和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一起探讨了这一年的投资心得。 寒冬感受如何? 符绩勋:我也不知道资本寒冬怎 […]
查看全文IPO审核重点–股权及资产转让瑕疵案例解析(八)
八、非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企业股权转让程序瑕疵——新海宜 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9日公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 苏州海宜设立于1995年5月,经营范围是批发零售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电器机械、计算机及配件;承接电子产品及计算机的安装及维修服务,设立之初主要是代销武汉宜通的配线系统产品及售后服务。 自1998年至2001年,新海宜共分三次收购武汉宜通持有的苏州海宜的股权。收购前武汉宜通持有苏州海宜股权70%,新海宜有限公司持有苏州海宜股权30%。 1、收购苏州海宜过程 新海宜三次收购苏州海宜时,履行程序以及股权转让的作价依据如下: (1)1998年4月,武汉宜通和新海宜有限公司协商以1998年3月31日 […]
查看全文IPO审核重点–股权及资产转让瑕疵案例解析(九)
九、综合性案例——利尔化学 实际上,在涉及国有股权或国有资产的产权转让过程中,出现程序性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一类。下面这个案例,出现了多处程序性问题且几乎每次都不相同,值得引起企业的关注,应当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18日公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 公司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四川绵阳利尔化工有限公司,2006年经四川省商务厅川商资[2006]154号文批准,利尔化工更名为利尔化学有限公 司。公司的历史沿革情况如下: 1、四川绵阳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的设立 1992年12月17日化材所、绵阳亚太企业总公司(以下简称“绵阳亚太”)与俄罗斯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俄化物所”)签 […]
查看全文资本起舞——工程机械行业兼并购分析
资本起舞——工程机械行业兼并购分析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左传鸿 一、全球及工业行业兼并购分析 随着市场的演进,企业资本运作成为了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兼并购又成为最重要的途径,大型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的兼并,实现规模的扩大和销售额的增长。数据表明,资本的运作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在互联网危机后,全球兼并购所涉及的金额呈现明显的下降,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兼并购总金额又逐渐回升,直至次贷危机的发生,又使得这一趋势呈现下降。但是可以预见,在全球经济缓慢回升的过程中,兼并购的步伐将重新加大。 工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之一,虽然工业方面的兼并购一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受经济的影响特征并不特别明显,而且在2007年达 […]
查看全文机器人抢饭碗大陆企业如何应对?
富士康用机器人替代工人。那么机器人能否真正抢走的人的工作岗位?经济学家们会如何应对? 英国媒体近日报道,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代工企业,员工总数120万,大陆超过100万,仅深圳就超过40万,富士康目前已经开发出1万多台机器人,明年将达30万台,3年后机器人规模将达到100万台。计划在焊接、组装、搬运、喷漆、检测等生产现场引入机器工人工作站,对于此新闻,美国、英国等国家知名媒体迅速报道,报道称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而中国大陆一些媒体迅速对国内一些一线学者进行采访,得到的对策建议无非是提高工人技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机器人并不完全替代工人。这种应对机器人策略为零,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家们无法应对。 机器人抢走的是岗位,而社会总岗位是大体上 […]
查看全文并购重组的内驱动因与外部动因分析
企业并购重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在西方国家已有百余年历史,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则是愈演愈烈,尤其是当今经济处于危急时刻,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经营,实现生产与资本集中以达到企业外部增长的重要方式。因此,由于企业并购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企业会随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来确定自己的并购动因。但是企业并购重组牵涉着并购、被并购以及关联者的利益,牵涉着地方和行业利益,因此就造成了并购动因的复杂化。张雪奎教授本文试图以如下两方面来介绍企业并购的动因。 一、企业内驱型动因 追求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并购的基本动因,是企业内驱的需要。自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确立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后,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为获取规模 […]
查看全文企业境外上市综述
一、红筹上市 1、红筹定义 红筹股上市即海外曲线IPO,是指境内企业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的方式。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称为红筹股。通常离岸公司设立在英属维京岛、巴哈马、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巴拿马等世界著名的避税岛。好处主要是离岸公司可以节税。避税岛对当地注册公司豁免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公司应付税和印花税,而只需每年收取几千美元年费。另外,境外公司累积盈余可以无限制地保留。 2、海外曲线IPO的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海外曲线IPO的民营企业在纳斯达克、香港、新加坡三大证券市场中,以境内资产作为其核心资产的上市公司已超过 100家,包括新浪、蒙牛 […]
查看全文公司两名股东各持 50% 的股权, 并由其中一人任法定代表人, 对彼此及公司有何影响?
两个股东各占50%股权,被称为最差的股权结构。 这样的公司如果去融资,投资人会非常抵触。甚至一看是这样的股权结构,就直接放弃了。 基于多年的投资经验,和过往的失败案例,他们知道,这样架构的公司,最终几乎都会以失败而告终(某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就是因为这样的股权架构,而从无限辉煌步入风雨飘摇的,并最终导致董事长入狱)。 为什么这样的股权结构不好,没见谁系统的总结过。个人认为,之所以不好,是因为这样的架构,极易(概率在99%以上)使企业陷入公司僵局。 那什么叫公司僵局呢? 公司僵局是指,公司在存续运行过程中,由于股东或董事之间发生分歧或纠纷,且彼此不愿妥协而处于僵持状况,导致公司不能按照法定程序做出决策,从而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 […]
查看全文品牌价值的内涵,就是持续创新!
1、一个企业如同人,一样,要做出品质,就要有品格。没有品格的定位,是不可能诞生品质的产品的。 2、而且要做出产品链,和价值链。这样,给客户的选择和感觉,就是一直在做优秀的产品,把持续创新和改进做为了企业的灵魂,当然,利润就不言而喻了。 3、这样的企业很多例如百思特虫控有限公司,在河南领域,逐渐打造了一个消毒和控制蟑螂,对老鼠的防治,以及白蚁等的控制都做的很有影响力,逐渐成为行业的一颗新星。又如同河南的服装制作企业,隆庆祥,也是将产品不断创新。 4、关于讲课,在网络的宣传,只有做到不断的推出新的概念,不断引导消费的思维,让所有的系列化课程直接可以在网络上第一时间得到,从而不断的有新的思维诞生,这样,就可以实现个人品牌价值,同样可以产生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