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无中生有 赵建一/2009-09-08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老子是个大智慧的人,句句都蕴含着玄机。我年轻的时候很不喜欢看这子那子的东西,不是因为不敬重他们,更多的是觉得他们的话太令人费解,读不懂,理解不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似乎不知道在哪天突然对这子那子的文化有所领悟了,渐渐喜欢上了他们的智慧。 老子文字凝练,字字入地三尺。曾经觉得很不解,干嘛就写这几个字?用白话文说不就得了?现在似乎明白了,老子这话若用白话文去说,一句话极有可能写几本书也写不完。拿“有生于无”来说,这几个字就是高度概括的一个规律,就像计算机的01010一样,可以变化无穷,形态万千,因为这是“根”。 我仅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我对“ […]
查看全文欲望控制
夜色充满了欲望,诱惑着你的神经, 人都有七情六欲,人之常情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能把控自己的人 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放纵的基础上 一个人容易陷入难以自拔的寂寞黑洞 所以,佛学讲的色即是空 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把控自己,如何抵御诱惑 也是一个成功人的必修课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基调做人并非低标准处世 低调是外“抑”内“扬”的处世哲学 低调做人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进取态度 低调做人是立足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低微处起步更益于立身 放低心态才能走稳脚下路 低调做人是发展事业的基本姿态 深藏不露 […]
查看全文女权消费时代中国企业如何打造招牌
任何历史的变革都是悄悄地发生,包括这次金融危机,当经济学家们发现苗头不对时,为时已晚,不可逆转。 中国乃至全球的营销同样也正在发生这样的变革,虽然这个论调也并不受很多国际营销大师、国内营销大师的欢迎,但这却也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其实在2008年,全球的消费环境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全球都在快步进入女性消费时代,世界上80%的消费决策已经掌控在女性消费者手里。 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全球如此多的营销理论和经验无一不是针对所有人,从来没有性别区分和个别研究。但所有敏锐的企业家都明白,不分男女的营销和针对女性的营销是两码事。 很遗憾,以消费研究和洞悉见长的营销专家们对于女性掌控采购权这一现象缺乏足够的敏锐和远见,并且反应迟钝,进而也造成 […]
查看全文罗百辉:七盏红灯预示公司经营危机
编者按:了解更多公司的财务状况会帮助你看到公司发展趋势,避免危机来临时的无措。在公司运作时有七盏红灯预示公司经营危机。 1.收入小幅增长或零增长 由于用户的增多及市场的扩大,公司在起步阶段通常会有较大的发展。然后,便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平稳时期,之后会发展缓慢继而停止。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公司的规模或完善企业的体制,但是这段短暂的低增长之后,你必须设法使公司恢复到成长的轨道上去。你可能每周工作50-60个小时忙于现有的繁杂事务,即便你已考虑到你能够处理他们的业务,你也没时间去发现这些新的客户。增长是必需的,运行公司的成本从来就没有降低,租金、公用事业费、电话费,薪资都在上涨。当雇员变得更有经验时,他便想得到与贡献相应的报酬。很自然你会提 […]
查看全文互联网创业 越简单越容易成功
一个朋友,在一家软件的大企业做了10年的软件研发,想出来创业,问我要注意什么。我开玩笑说,要想成功,必须学习互联网创业的“葵花宝典”,第一条就是“挥刀自宫”。 大的软件公司有很多资源,研发能力不错,各种推广资源也非常优越,但很少开发出来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初步看上去,原因很多,比如很难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内部管理协调非常困难等。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方法不得当。大公司资源多,一个互联网创新项目,投入大量资源后,公司期望值高,考虑的问题自然多了,反而不容易做好。 从大公司离职出来创业,首先要“挥刀自宫”,干掉大公司这套做法,控制成本尽量少花钱,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核心的一两个问题就足够了。 不要想太多,不做太长时间的计划,尤其是计划 […]
查看全文胡雪岩成功的启示
放眼世界,任何国家和地方,总是穷人比较多些,富人相对的少些。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树立一个观念:贫穷不是罪恶,富贵也并不可耻。哪个穷家子弟不想改善自己的家境?但是贫富的事情我们很难做主,往往无能为力。连孔子都承认,富贵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因此,胡雪岩能够走出贫困,获得大好前程,绝非偶然,其中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好好仿效和学习。 胡雪岩的第一次机会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便想去不远处路边的凉亭里休息一下。走进亭中,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上前伸手摸了摸,硬邦邦的,又掂了掂,分量很重。他不禁好奇,于是打开了包袱,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看不要紧,着实把胡雪岩吓了一跳——包袱 […]
查看全文我投资的七个项目为何失败!?
在当下的中国,创业确实是时代最强音。我每一个项目投的时候,都会想“又是一个Facebook”,结果却往往变成“又是非死不可”。这是永远在绝望中再去寻找希望的过程,也是我做投资五六年惨痛的教训。 为什么公司会死掉?只要创始人不死,创业公司是不会死的。许多公司账面剩下几块钱,结果能咸鱼翻身。创业初期的新东方几乎每天都有两三件事会导致公司直接倒闭,某种意义上讲,新东方同样死了六次,崩溃了六次。 创业永远跟自己的能力、梦想和意志发生直接关系。你不断追逐太阳,永远到达不了太阳,但却永远离太阳最近。当然,我们允许失败,并且可以很大方地分享投资失败的故事。 好产品烂营销(Great product, bad marketing) 公司A是我最早投 […]
查看全文“枣糕王”陈立创业记
如果你不知道五道口枣糕王,肯定会诧异于这个场景:凛冽的寒风中,排起一条数十人的长队,从店门口一直延伸到马路上,阻断了整条人行道,不时有人跺跺脚、裹裹身上的冬衣。玻璃窗那头的姑娘冲着外头眼巴巴的客人抛去一句简短的安慰:“下一笼,五分钟。” 枣糕王属于河南人陈立。他的简介是,年过40,纯技术出身,做过工人、修过电器、卖过烟酒小吃,来京20年,语速飞快,基督徒,接起电话就急着挂电话。 他的这家小店拥有惊人的生存能力和复制能力—短短三年,北京冒出了近两百家枣糕店,80%是枣糕王的加盟店。在五道口这片永远夹杂着年轻的荷尔蒙和沧桑的历史感的土地上,陈立走的是什么路数,让自己小店门前总是人流如织? 从修电器到枣糕王 陈立还记得那个高中毕业来北京闯 […]
查看全文创业:只有理解的更深刻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有的人看到机会,有的人看到泡沫。 社群热于是跳进来做,在线教育热于是有的人觉得大有可为,完全不顾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不是这些。实际上这里面的大多数创业者,都将会成为分母。 只有真的对这个事情理解的更深刻才能作出更好的产品,才有可能受到用户的欢迎。。 所以创业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而且与相互欣赏、互补、信任的人一起去做。 如果不认可做的事情,内心的犹豫和挣扎就已经消耗了过多的能量。 反之,因为看到有机会就去做的,对所做事情理解不够深刻的,迟早都要死去,累死或者拖死。 自己不懂产品不懂运营一定要找到懂产品懂运营的人,并且放心的交给他们去做,尽量少过问细节,这既是解放自己的时间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信任。 […]
查看全文小型公司起步技巧
创业天才,吾日三省吾身 第一省:用人合乎?用5个人的钱请3个人,干8个人的活 以前说过小本创业的注意事项,当下正值寒冬,经济冰期依然,多少公司盛夏成立,就有多少公司寒冬倒闭。经济的冬天里,非常多的公司要么自己不好,要么间接给员工传递自己不好的信心,处理不当,人才流失,工到用时方恨少。事有利弊,人才流失,亦可看成是一件好事,当然得有个对象,于谁呢? 于刚起步的小型创业公司。 独行侠支招:用5个人的钱请3个人,干8个人的活。 牛人出没,存量较大,同时胃口也较大,他们希望获得富足的口粮以实现自我的价值。大厂被投资人盯着、股民盯着,要紧缩人力预算,待遇有限制。这时没人盯的小厂就幸福了,可你支付不起成群牛人的口粮供应,所以呢?多量少给。解释之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