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势单力薄,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在弱肉强食的市场丛林里都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创业者犹如一颗刚刚破土的嫩芽,如何才能经历竞争的风雨见到如何成功的彩虹?马化腾在创业早期所坚持的第三者跟随策略,可以学习借鉴。 一、悄悄跟随,在对手的软肋上发力 有一篇文章说“腾讯从来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总能在成熟的市场中找到空间,横插一杠子。”这确实是事实。 1999年,马化腾刚刚把以色列人的ICQ模仿版——QQ的前身OICQ挂到网上的时候,OICQ虽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OICQ迅速引起了用户的关注。与此同时,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相继诞生: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等。应该说, […]
查看全文产品四层
对任何公司来说,“产品”都是整个组织的核心,公司的启动在于能不能有初始的优秀产品,发展在于能不能持续地推出新产品。正是因为产品的重要,围绕它进行的讨论经常和多种因素混杂在一起、在多个层面来回穿越。对产品的思考粗略进行分层,可以让我们真正聚焦到产品上,从而改进产品发展的过程。 公司都是通过“产品”与客户打交道,产品也就是给客户的交付物。对产品的思考,大体可以分为四层,分别对应四种组织:超宏观层面,对应产业;产品宏观层,对应公司;产品设计层,对应研发部门;产品运营层,对应运营部门。分层的目的是把与产品有关的探讨区分开。 超宏观层面的话题,在产业会议、业界领袖观点或媒体报道中,通常占有特别多的比重。它可能是产业变局,比如当下互联网业界最关 […]
查看全文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创业过程中的苦和累!
刚刚写完《快!赶紧打破创业的恐惧》这篇文章,随意在网上浏览时,看到柳传志在“创业讲堂”全国演讲活动的讲话,感触颇深。 柳传志说:虽然做企业有时给我很多彷徨、痛苦,甚至一段时间还有恐惧的心理,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能多设计自己所要走的道路,人很大的兴趣就是感觉一步一步地往自己设定的方向目标去努力,最后能做到这个感觉很特殊。 柳传志的话仔细品味品味的确很有道理,做企业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作为一种追求的过程,只要你全身心的付出,那种来自心灵深处自己主宰命运、把握人生的坦然也是一种享受,虽然有时会在挫折与痛苦中遭遇彷徨,但只要不放弃、不懈怠,那也仅仅只是个前进路上遭遇的陡坡而已。 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
查看全文西少爷肉夹馍说要开1万家店,这年月不吹牛都不叫发布会吗?
西少爷肉夹馍说要开1万家店,这年月不吹牛都不叫发布会吗? 而最近几年来,自从互联网思维横卷中国大地,在马云奇迹般成功的背景下,定下宏伟目标的创业项目一个比一个更激动人心,传统品牌几百家店的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外宣传口径的需要,对外界发布时动辄是开几千家店的目标。 这股创业领域的歪风邪气,让人感慨:现在你不吹牛不能叫发布会! 论吹牛之大成,当年还在巨额亏损中喊出来要卖100亿元的黄太吉,可算是一个佼佼者,三次转型失败的黄太吉,如今却处于低调的大量关店中。还有号称要做POWERFUL连锁店的马佳佳,今天你却找不到它的一家店还开着门了。 真的很想问问创业者,你不吹牛能死吗?与其挖空了心思包装概念,何如踏踏实实干点儿实事,研究一下产品、行 […]
查看全文创业方法论和工具
在创业过程中,有三个方法论非常实用,可供分享。 一、假设验证法 假设验证法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有其著名版本,比较著名的使用者是:麦肯锡公司、索罗斯,和中国的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通俗的叫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把三个著名的使用者的经验结合起来,大概就是: 1.1 在大量事实中寻找确定性的规律,提出先验性假设 1.2 抛出假设后,在更大量的事实获取验证 1.3 如果假设获得验证,则进一步扩大规模 1.4 假设的实验基础一定是可以控制的风险 1.5 实验过程中,对失败要有容忍度 1.6 假设验证成功后,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并提高质量 中国改革的轨迹是,现在局部地区试点,如果成功,则大规模放大;如果不成功,关掉就是;股市、深圳、农 […]
查看全文创业者融资具体有哪三大途径呢?
现在许多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打工,都想着做老板,然而有想法却没有可实现的资金,该怎么办呢?没有资金就得去融资,那么,创业者的融资途径有哪些呢? 一、看投资者的投资额度 现在很多创业者都有误区,一窝蜂的找风险投资。其实风险投资里面也有很多细分,有中后期的PE、投资银行;有投发展期和成熟期的VC、也有投创业期和种子期的天使。如果你要融个几百万美金、上千万人民币的,找风险投资那是对路了。但是如果你只要个几十万、几百万人民币的,我们建议你尽量不要跟VC浪费太多口舌,直接找天使好了,当然,如果你想为以后融资做好打算那倒是可以。 二、看投资者以往的投资案例 如果这个投资者在你类似的、或者相关联的行业做了一些投资,那么恭喜你,你的项目可能很有戏;如 […]
查看全文134亿身价也有不ok的时候,雷军血泪史!
创业这条路不好走,可是依旧有不少人前扑后拥,创业者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时刻准备栽跟头。是什么支撑着他们?除了激情,还有榜样,马云、陈欧、李嘉诚、刘强东,当然还有雷军,这些互联网大咖无一不是在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之间磨练出来的,于是这些宝贵的实战经验成就了今天上百亿的他们。今天我们来谈谈雷军,谈谈他如何用5年时间,把一家初创公司经营成国内销量第一、全球销量第五的手机厂商,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思路。这就得从他坎坷的创业路开始说起。 大学期间,他便开始创业。创业的灵感与激情来自于一本书——《硅谷之火》,讲述的是盖茨、乔布斯早年创业传奇故事。看完之后,雷军颇有感触:“我深深地被乔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 […]
查看全文“一念之间”的成功
“一念之间”的成功 日本的清酒与我国江南的黄酒比较类似,都是深受欢迎的普及型大众米酒。 但日本的米酒在明治之前是比较浑浊的,这是美中不足之处。很多人想了各种办法,却找不到使酒变清的法子。那时候,在大孤有一个名叫鸿池善右卫门的小商人,以制作和经营米酒为生。一天,他与仆人发生了口角。仆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在晚间将炉灰倒入做成的米酒桶内,想让这批米酒变成废品,叫主人吃亏。干完了小勾当,这个卑劣的仆人逃之夭夭。 第二天早晨,善右卫门到酒厂查看,发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现象,原来浑浊的米酒变得清亮了。再细看一下,桶底有一层炉灰。他敏锐地觉得这炉灰具有过滤浊酒的作用。他立即进行试验、研究。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之后,终于找到了使浊酒变成清酒的办法,制 […]
查看全文真功夫合伙人中没有绝对权威
真功夫“蔡潘之争”,目前以蔡达标被判入狱14暂告一个段落。姐夫和小舅子一起创业,最后却闹成这样一个结局,难免让人唏嘘不已。其实,我们认真分析会发现,这个结局似乎是注定了的,从他们合伙的第一天。 1990年,潘宇海在东莞长安设立了“168甜品屋”,独自经营,在当地渐有名气。1994年,潘宇海拿出“168甜品屋”50%股份吸收蔡达标、潘敏峰夫妇加盟,一同经营。 从合伙人组合以及股权分配来看,蔡达标(同时代表潘敏峰)和潘宇海这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原因有三点: 第一,股权相同,各占50%。 第二,蔡达标虽然是潘宇海的姐夫,本来应该是天然的绝对权威,但是,是潘宇海创业在先并且是法定代表人、蔡达标加盟在后。 第三,真功夫的前身“16 […]
查看全文吉利模式,海外并购的第四条路
因为一年多前对沃尔沃——以安全着称的世界着名汽车品牌的收购,吉利汽车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以廉价为主要竞争力的本土品牌。一次“攀高枝”的跨国婚姻,让吉利从略显土气的“农村小伙”一步跨越到“凤凰男”行列。而李书福也不再是人们印象中那个经常冒出诸如“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三个沙发”之类惊人之语,有着“农民企业家”烙印的公司老板,而是一个真正参透世界汽车发展趋势和跨文化背景融合之道的着名企业家。 虽然现在说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已经完全成功还为时尚早,但仅用一年时间就扭亏为盈的业绩还是让那些为这次中国企业大胆收购行为担心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也让那些过度担心中国企业跨国整合能力的唱衰派闭上了嘴。更重要的是,吉利的这次收购给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乃至制造类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