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杜邦家族公司的现代转型

    由于大多数私营企业都是由家族企业开始的,因此创业企业在第一代企业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时期,企业的成长发展会经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传承过程,这一时期同时也会发生治理结构、企业组织和领导风格的转变,这些转变也会与企业产品乃至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变革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联系在一起。我们将此称之为家族企业的现代转型。

  家族式企业的现代转型究竟如何发生?其中有何客观规律?欧美国家的家族企业转型对现阶段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发展有何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美国杜邦公司由传统的家族企业转型为现代公司,已经百年有余。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家族企业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两代创始人:火药事业立下根基

  皮埃尔•萨缪尔•杜邦•德•尼摩尔(PierreSamuelduPontdeNemours)是美国杜邦家族的祖先,1739年生于法国。这个钟表匠的儿子是十八世纪中后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法国大革命之前著名的重农主义者,深得路易十六国王信任,被册封贵族身份并在名字中加上“德•尼摩尔”的尊称。这种保王党的政治身份使他在法国革命爆发后身陷囵圄。幸而他在政府任职时与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弗逊相熟,美国作为一个新生的年轻国家以其自由而蓬勃的未来,吸引着老杜邦。

  初到美国的老杜邦对于家族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并没有确定的把握。这时,伊雷内的专业知识为杜邦家族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伊雷内曾师从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学习火药制备,研究制造火药的不同方法,并曾在法国政府的火药工厂工作。一天伊雷内与好友出游打猎,惊讶地发现美国的火药质量极差,猎枪每次击发几乎都会发生哑火。他敏锐地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并得到了老杜邦谨慎的支持。老杜邦向伊雷内提出了一个条件,杜邦家族公司只投入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二,伊雷内除了负责工厂的建立和运营外,还要负责另外三分之一的融资。伊雷内接受了这个条件,说服了他父亲的几位故交和朋友入股。1801年4月21日,伊雷内成立了一家生产军用和民用火药的公司,总股本3万6千美元,平均分为18股,其中杜邦家族公司占11股。

  新公司刚成立便得到了法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的双重支持。当时美国火药主要从英国进口,法国政府希望本国侨民能进入该领域以打破英国人的垄断,便以很低价格向伊雷内提供火药生产设备,并允许他学习法国火药试验工厂的最新工艺和配方,甚至帮助他招募有经验的法国火药工匠去美国工作。美国政府的支持则直接来自于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再加上远超英国火药的质量,伊雷内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笔订单。

  第三代:专权的亨利

  1817年8月,老杜邦在家中去世。大儿子维克多投身政界,曾担任特拉华州立法院议员,于1827年去世。伊雷内专注于家族的火药事业,并成为家族的族长。杜邦公司在此期间成为了典型的家族企业,其中家族的首长同时也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而家族的后代所受的教育也围绕着家族的业务。1834年伊雷内去世,至此杜邦公司的两代创始人相继过世,留下了群龙无首的家族企业和一笔十五万美元的债务,这也意味着杜邦家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伊雷内的三个儿子成为了理所应当的继承人,然而三个人因能力或年龄无法顺利接班。关键时刻,伊雷内的女婿安托内站了出来,担任了三年的代理总裁。安托内成功为杜邦家族积累了足够的资金,不仅偿清了老杜邦所欠的债务,还回购了家族企业中外人所持有的股份。安托内关闭了杜邦家族在法国的公司,并建立了一个新公司,把家族所有的资产注入其中。1837年,一家名为杜邦•德•尼摩尔(全名E.I.duPontdeNemoursandCompany)的合伙企业正式成立。公司有七名合伙人董事,由伊雷内的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担任,每人持有等额的股份。杜邦家族曾有意再额外赠予安托内一份股份,但被安托内婉拒,在把公司交还给杜邦家族第三代之后,他光荣退休。

  杜邦家族的成员不得不再次面对继任者的问题。此后十三年兄长阿尔弗雷德担任总裁。本来这一时期赶上了火药工业的好年景:无论是美国铁路网向西部的延伸,还是美国与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战争,都需要大量的火药。就在这样一个“不赚钱比赚钱还难”的年月,公司非但没有盈利,反而欠下50多万美元的债务。在1850年召开的家族董事会议上,阿尔弗雷德黯然辞职,并被排除在管理层之外。家族成员决定由亨利、阿列克西斯和阿尔弗雷德的大儿子伊雷内二世组成三驾马车负责公司运营。从军多年的亨利此时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强硬且颇具手腕的商人,他在三人当中一枝独秀,迅速全面掌控了公司事务,甚至带着对弟弟和侄子的些许蔑视开始行使自己的总裁权力,并担任家族族长。

  亨利接手家族企业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要求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工作自食其力,男性成员要在企业中承担一份工作,女性成员则要相夫教子,为家族繁衍后代。他还要求家族成员把财富都汇集到企业内,由他根据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开支来分配。亨利的家长地位在事实上也就等同于他在企业中的领导地位。虽然他时常就特定的具体问题咨询家族成员,但绝不会轻而易举地接受他们的观点。亨利强势的作风使家族成员在有异议时不敢直言,杜邦家族的企业逐渐变成了亨利的一言堂。

作者:陈凌 初入职场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浙江省经济学会理事、德国维腾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广东发展研究院家族企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