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公司治理:山寨之后,民企创新的制度性安排

    景气下降的日子迟早要来,当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成为历史后,民营企业的“山寨”难有出路。企业缺乏创新,可能如三笑牙刷一般消失;积极创新,则会如夕阳产业的李锦记、Higeta酱油一般蜕变新颜。通过制度化安排确立并传承创新文化,有助于民企家族改写财富三代必衰的谶言。

  创新能力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研究发现,创新投入越多的企业,长期业绩回报越高。不过,创新是基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努力,短期很难见到成效,因此,受到短期激励的经营者常常放弃长期的研发投入,以换取企业短期的绩效;而当企业经营者具有长远的眼光与追求时,才更愿意投入创新。

  民营企业家往往视企业为家族的基业,经营企业着眼于后辈子孙,按理,他们的眼光应该比职业经理人要长远,而从现实看,国内民企有很多理由放弃创新,比如资金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保障弱等。在市场景气、需求大竞争小的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企业保持现状也可以赚钱;但不景气、产品需求下降的日子迟早要来,通过不景气考验的企业势必是具备知识技术,并懂得深化此知识技术,将之应用在新产品、新行业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企业。

  酿造业百年老店的创新启示

  香港李锦记集团创建于1888年,经过122年的发展,已经将接力棒顺利传至第四代的李惠民、李惠雄、李惠中、李惠森兄弟手中。

  谈起如何将一个蚝油作坊发展成享誉海内外的酱料王国,李锦记第三代掌门李文达多次提及家族的一个重要理念:永远创业。在他的领导下,李锦记革新设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增加品种,设计全新的商标与包装,将企业推向了世界。第四代接班人到公司任职后,又研制出了豉油鸡汁、蒜蓉辣椒酱、XO酱、蒸鱼豉油等新品,并将产品从饮食延伸到养生。正是这种永远创业的精神,使李氏家族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百年老店之所以长期屹立,得益于其与时俱进的能力。它们掌握核心技术,并通过深化和改进此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形成新的优势。野村进的《一千年的志气》一书中,有许多这样的日本企业案例。Higeta是日本酱油酿造业老店中的老店,创立于江户时代初期的1616年,至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东京都市圈的荞麦面店所使用的酱油,约八成由Higeta供应。这家“内行人偏爱”的酱油制造商,如今从酱油酿造这种古老的技术中创新,通过新的生物技术生产出了羊毛脱皮药剂等产品。另一家有着150多年历史的酿造业企业“勇心酒造”,从古老的清酒酿造工艺中生产出入浴剂、皮肤病药膏。创新使处于夕阳产业的酿造业老店蜕变出新的容颜。

  创新的内外路障:为何中国民企研发投入偏低?

  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而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普遍偏低,占GDP的比例近年虽升至1%,与美国仍有距离(图1)。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企的研发投入更低。根据全国大中型企业统计数据,国企研发投入平均占总销售额的近0.09%,民企只占0.06%。中国研发投入最多的三个行业是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业,其中,民企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均值依然低于国企(图2)。

  虽然许多企业也不断推出新品,但不少只是简单的模仿甚至抄袭,大到“山寨”汽车,小到“山寨”手机,莫不如此。中国民企热衷“山寨”而非投入研发,有诸多的原因。

  从企业内部看,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结果还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对风险的规避,对失败的恐惧,可能导致一部分民企不愿意投入长期的创新项目。创新还需要资金和人才的配合,民企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依然落后于国企,上市的过程也更为漫长。部分家族氛围较强的民营企业,也较难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

  创新的另一个障碍,是企业不清楚如何在长期的创新投入中有效地激励和监督经理人与员工。比如医药制造业,研发一种新药需要10年甚至更久,而薪酬合约多是基于产出而非投入制定的,长期的研发努力一时看不出产出时,一般的薪酬合约对创新就起不到激励作用了,甚至可能阻碍创新。另外,长期的创新过程对管理也是一大挑战,比方如何有效积累与应用创新过程中所得的知识。即便一项研发项目没有成功,其积累的知识与经验若善加管理,亦有助于未来的研发,否则将随创新员工的离任而烟消云散。

  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创新也有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需要的新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企业自身的创新投入,一是从同行的创新中学习。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偷师”的成本,但也增加了企业基于自身研发活动的获利能力。笔者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基本的企业特征以及剔除企业所处地区的经济、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之后,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国内各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成正比。但是,中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比较薄弱,即使在保护水平高于大多数省份的浙江,其保护力度不足依然成为企业创新的障碍。位于浙江的中国最大缝纫机生产企业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表示,为了保护缝纫机软件的核心技术,他们的技术人员甚至把“密钥”贴身藏在裤衩里,只有洗澡时才取下来。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是有成本的,与国企相比,民企在资金来源、推动行政执法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其创新的动力又被进一步减弱了。

作者:范博宏 初入职场

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及财务学系的联席教授,经济及金融研究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