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理财》2008.1月刊
案例:资金链之痛
隆源办公家具厂是一家中型家具生产企业,成立4年来受当地经济高速发展影响,销售一直持续增长。虽然财务管理相对薄弱,但因为企业一直赢利并高速发展,所以没暴露出什么问题。
此时一家经营不善的饲料加工厂濒临破产,隆源家具厂的刘总经理早有多元化发展的打算,加之饲料加工行业近年来非常红火,利润率非常高。于是,刘总拿出所有流动资金把这家饲料加工厂收购下来。此时隆源的资金链已经绷的很紧。刘总则寄希望于家具厂可以陆续赚钱,而饲料加工厂也可以扭亏并产生效益,逐步缓解财务紧张的状况。
但事实却并不那么理想,因为对新行业缺乏了解,管理及营销能力很弱,渠道等各方资源又十分匮乏,新厂接手后企业继续亏损。而原有的家具行业此时又遇寒冬,整个行业陷入低迷。此时刘总才感觉到资金不足的压力。于是,开始减少投入,压缩生产成本,这一调整却发现了很多管理与财务上的问题:挪用公款、虚报开销、拿采购回扣等。刘总气愤地开除了几名损公肥私的员工,但企业本没有规范的财务部门与制度,而此时市场与内部都出现了问题,靠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应对,于是求助于专业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介入后经过审核发现,问题不仅仅是一些小的贪污行为那么简单。企业负债不合理造成的资金紧张与利息损失;固定资产过多闲置造成的资产损耗;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资产流失等。而眼前的市场危机如果不及时解决,后果将更加严重,能解决眼前问题的办法只有两个:
1、向银行贷款;
2、卖掉或破产饲料加工厂。
此时恰逢宏观调控,多数银行只收不贷。刘总的企业平时和银行又没什么来往,此时想贷款看来是没什么希望了。而要把花大价钱买来并精心经营的饲料加工厂进行破产处理,刘总实在接受不了,最后决定将厂子转让出去。但一时没人接手,各项消耗仍然继续着,而两个厂子的市场前景依然没有转机的迹象。
这时原行业渠道中的一家经销商因期货投资失败,负债几百万。情急之下低价出货厂家产品,变现后失踪。刘总的企业损失近60万元,这对一个处于资金紧张的中型企业来说打击是沉重的。最后刘总实在撑不下去,忍痛对饲料加工厂实施了破产,将固定资产变卖后偿还了银行的到期贷款,度过了眼前的危机。
刘总的这个决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凭经验判断,如果企业度过了这段时期,饲料加工厂的经营、生产、渠道等步入正轨后,市场前景会非常乐观。但目前却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采取下下策——将充满希望与未来的企业实施破产。这样不仅错失了机会,更损失惨重。此事过后,刘总痛定思痛,对企业财务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增设了财务部,并把财务指标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
重要却不被重视的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活动被绝大多数企业认为是企业生存、发展最为重要的事情,于是投入大量,甚至全部精力、资源在市场营销活动上。一些注重企业管理的企业主会分多些精力在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工作流程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上。这些都是对的,没有市场企业将无法生存、发展;没有优秀的管理,企业将失去竞争力。但我们却往往容易忽视一个重要的环节——企业财务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很多企业的老板不懂财务,也没有经常查看财务报表的习惯,或看了也看不懂。又往往把财务部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开,只有在年终或企业出了重大财务问题时,才去关心财务报表。财务人员在很多会议上不过是列席,财务部成了一些企业的“冷宫”而一些小型企业财务不是老板一把抓就是会计、出纳一人包办。虽然压缩了人员成本,方便了财务进出,但却加大了各项不确定性风险。
这些情况多出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当中。而对财务管理的忽视极容易造成企业三个方面的风险。
一、企业内部风险
对资金管理不严,财务控制薄弱。不但加大了市场风险,并可能产生内部挪用公款,贪污等问题。
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产生消耗,而出了问题时又无从追究,造成严重的资产浪费。
二、市场风险
企业主多善于发现并把握各种市场机会:多元化投资,专业化领域扩张,或者产业整合等。而想要抓住这些机会必须要动用大量的资金,此时往往资金链绷的很紧,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极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如果内部控制系统不利,现金流周转失控,更容易陷入支付危机。
资金利用不合理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一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致使大量现金未参与周转;而有些企业则是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或原材料等,使企业无法应付经营活动时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还有短期借款用在长期投资上,长期借款用在短期投资上,造成了还款危机或利息损失。
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的情况也很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使应收帐款不能兑现或变成呆、坏账。
缺乏计划,过多的产品库存与原材料囤积,也是很严重的财务风险。
当然,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融资约束,不可能所有企业每个时期都能保持财务平稳,偶尔的财务状况异常可以接受,但经常出现异常就要引起企业的重视。
三、融资渠道风险
中国的融资体制还不健全,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基本就是依靠银行,而银行往往教条呆板地依赖信用评估和抵押担保,很少注意企业的现金流、资金使用结构和风险控制。一旦企业有危机发生便急忙追款,这样就更进一步加速了企业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
如果企业有以上问题出现,该如何应对呢?笔者有如下浅见。
企业内部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企业主自身需要增强财务意识,加强对财务知识的学习。同时规范财务制度,堵住财务漏洞。加强资产管理,并由财务部门监测消耗与利用率等指标,作到充分利用资产价值,避免浪费与损耗。
市场风险应对策略
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贯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及每个人。把财务与企业经营活动联系起来,这样基本可以确保在营销活动时不出现资金问题,而生产型企业更要时刻把握资金动向,因为关联到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的渠道商及众多方面。
企业主要看得懂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最大的几种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等。因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比如通过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一下资产与负债比例是否安全;负债的使用是否合理——银行的长期贷款是否使用在长期的投资项目上,是否产生资金闲置或支付危机,贷款利息的不合理损耗等;或通过损益表来查看成本、收入、效能等。
要充分利用财务部门的作用。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投资、资产重组等项目的风险、成本、收益等做出评估,从财务管理角度给出建议;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对财务危机做出预警,比如流动现金过少、负债过多、存货积压过多、应收帐款过多等。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比如不能用短期贷款来购买固定资产,做长期投资;而长期贷款也不要用在短期投资上。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或利息的损耗。
可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在具有核心竞争力或互补的情况下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即所谓的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要预估出未来一年的现金流量和新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并多估算出15%——30%的现金流量。这样遇到一般的财务问题时,基本都可以应付。
保持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与减少存货也是有效降低市场风险的方法。
如果企业没有能力或必要,可以将财务外包给专业财务公司,这样即可以客观有效地间接管理财务又可以节约开支。
融资渠道风险应对策略
在我国目前市场情况下,中、小企业除银行贷款外,基本没有其它的融资渠道。当然,有机会发行股票、债券或有风险投资商支持另当别论。
企业平时就要和银行搞好关系,比如要认识几个银行关键的人员,常让银行了解自己企业的财务状况等。不要等出了问题或要贷款的时候才想到联系银行。而平时维护好企业的信用也很关键。
集中把钱存在1、2家银行,这样你对银行来说是大客户,贷起款来会容易些。
银行不去监督和控制企业的风险,企业就要自己去控制和监测,因为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合理的负债率,负债率太高将加大经营风险,因为中国经济是周期性的,一旦遇到调控,许多银行只收不贷,即使一个正常负债的企业,一旦遇上这种情况,也很难应付。而对负债规模大、负债率高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负债经营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偿还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高负债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风险。要建立财务危机管理常设机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财务危机应对机制等,时刻把财务指标降在风险线以下。
财务健康让企业发展的更快,走的更远
很多大企业都是失败在资金链的断裂上,如德龙、顺驰、太平洋、三株等。而中、小企业更是容易陷入财务危机中,我们当以此为鉴。资金就像血液一样,是维持一个企业正常运转与发展的根本,时刻保持财务状况的健康非常关键。赚钱重要,而管钱更重要,我们不仅要有赚钱的能力,更要有管钱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健康持久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