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据地,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城里人吃的粮、油、肉、蛋、菜,穿的衣服,住的高楼,用的水、电、气、暖,哪一样离得开农民?离了农民,片刻玩不转。全社会关注农民的生存、生活与幸福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所以关注农村,就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国情。他们长期处在社会的底层,对各种各样的灾难和打击已经司空见惯了。无论是自然界的风暴还是社会风暴,最先受灾,而且受灾最重的,哪一次不是农民?
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全国所有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面建立起来,整个农村低保保障人数达到3452万人。虽然说农民已基本上摆脱了贫困,穿件漂亮的新衣服,吃顿丰盛的年夜饭已不再是我们的奢想,但我们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目标——跨入小康生活是我们新的梦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对农村的资金支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让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惠及广大农民。
农民需要富裕,更需要信息化。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基本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我是农民,对信息技术的重视让我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附: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31日透露,今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预算有望超过去年的800多亿元,并超过千亿元,但具体预算还有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定。
他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几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增长幅度非常大。2006年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总投入是3397亿元,2007年在这个基础上预算增加了800多亿元。
据介绍,今年“三农”重点投入四个方面:
第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小型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的治理。
第二,加强对农业技术和流通加工领域的服务,根据当前的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的波动状况,对农民的生产性经营给予更多的补贴。
第三,加强农村水、电、路、气这样一些和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四,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比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贴,进一步加大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转移支付。
我们更多的人想成为信息化的新型农民,也充分理解信息化对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未来的农村才大有发展。
www.c-ct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