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国版萨班斯法案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适用范围有所扩大,而在公开征询意见稿中,并不包括中型企业)。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基本规范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惯例,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科学界定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有利于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二是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企业在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着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三是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全过程中贯彻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四是统筹构建内部控制的要素,有机融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内部控制的做法经验,构建了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五是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企业可以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发起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由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任委员会主席,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任秘书长,研究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问题。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基本规范正式稿跟征求意见稿的变化:

1、经公开征询意见后,新增了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的内容,要求负责内部控制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应当对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2、关于内部环境方面,由董事会而不是董事长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并新增了监事会对内控的监督内容,而内控机构不再是有条件再设立,必须有专门或指定机构。

3、审计委员会变为必设机构,权力得到扩大。要求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应当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另外,“内部审计机构不得置于财会机构的领导之下或者与财会机构合署办公”的条款不复存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人的担任则不再指令性规定。

4、在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相关要素方面,细化了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且在企业行政领导成员中不得设置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

5、信息的外部沟通予以强化,要求企业应当规范信息沟通的渠道、方式和程序,促进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的沟通和反馈。

6、反舞弊机制则调至信息与沟通的内容之中,强调企业应当将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下列情形作为反舞弊工作的重点: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相关机构或者人员串通舞弊等。

7、内部监督方面,补充新增了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等应有内容;不再像公开征询意见稿那样,具体限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时间和次数。

8、《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经征询意见、科学完善后,突出了政策的宏观引导性,而不是微观上具体操纵企业内部控制行为;突出了企业的风险控制这一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

基本规范对企业执行的考虑:

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起草说明》中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和有关监管措施的出台,必须考虑企业的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必须考虑企业的实施成本。我国境外上市公司为达到上市地内控监管要求而付出的巨大成本,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思考和启示。在调研过程中,许多企业流露出对实施成本偏高、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的担心。我们理解,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是趋势、是方向、是进步,但难以一蹴而就。操之过急,可能事与愿违,陷于被动。

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并没有把企业内控管得很细,提出的主要是帮助企业控制风险的原则性东西,对企业非常有帮助性。

对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议:

一、直面内部控制标准。内控的推出即将成为事实,作为中国企业(大中型企业),必须执行,这是一个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应尽义务。

二、未雨绸缪,成立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制订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国在美国上市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已经制订并执行了《萨班斯法案》,一些企业尽管没有在美国上市,也已经按照类似标准,自觉制订了自己的内部控制标准。一旦内部控制标准开始执行,就将很快适应新的形势。

三、让内控真正帮助企业自身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提高企业效益服务的。所以,不把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当作负担,而是作为一个改善企业业绩的契机,这样反而会真正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执行内部控制标准过高,可以考虑将其业务外包,由民间审计或其他中间机构提供服务,尽可能减少成本。

五、企业仍需要从自身的实践层面出发,树立正确的“内控观”。内部控制体系不是对现有企业管理体系的推倒重来,更不是独立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另外一个体系,而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整合,是对企业现有管理体系职能的强化。内控要融入企业现有管理体系中去。

内控只是企业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不是企业的目标,但与目标有着一致性。要改善现有的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借助于内控体系,完善的内控体系是改进管理的手段;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因为内控能控制风险、消除弊端、保证信息质量、提高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

六、积极培育内控文化,把内控作为公司的一种正常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把内控看成自己的内生性需求,真心务实去利用内控,将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反之,只是作为一种应付监管的虚化形式,只能白白增加企业的成本。 

作者:高志华 初入职场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信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