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万源之源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的基本使命是对企业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资源有限。如果我们要资金有资金,要人才有人才,要政策有政策,等等;同时,要多少资金有多少资金,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人才,等等,那么管理存在的必要性就大打折扣。同时,企业的各项资源,如资金、人才、技术、政策、注意力等,往往是阶段性奇缺或者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要寻找一种万源之源,它不但要取之不竭,而且还要恒久地支撑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和“一”,就是源头,就是本原,道具有无所不包无所不主宰的性质。就是说,有了道就有了一,有了一就有了一切。 “(物质)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这是《华为基本法》第一章第六条中的一句话。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企业文化资源也是稀缺的和可以配置的,并通过优化配置,创造人们所需要的价值。

土生土长的企业文化才能优秀

相对于其他资源来说,企业文化资源具有自己的关键特征和优势:

首先是企业文化的无形性。企业文化资源大多是以精神、理念等观念形态存在的,人们可以认识它、理解它、感受它,甚至可以用语言描绘它,但无法确切说出它的物理属性,如形状、长短、颜色等,有的企业用“文化象征”来形象描绘,如“铁人精神”、“狼文化”、“雪莲文化”等。相比于资金、人才、技术等企业资源,企业在享用企业文化资源的时候,感觉是隐性的、潜在的,功效即便巨大,往往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对企业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其次是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两种(或以上)完全相同的企业文化是不存在的。企业文化的这种独特性使企业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突出,它只是所属企业的特有资源,其他企业是不可能拥有的。这种稀缺性不仅提高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资源的价值,而且为其所属企业提供了特有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大家都去学习海尔,借鉴他的企业文化,但是大家学习借鉴的只能是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论,而不可能移植或部分移植海尔的企业文化。我所说的方法论是指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日本丰田汽车的利润几乎相当于全球汽车厂商利润的总和,《今日美国》称赞道:“丰田不只是一家汽车公司,也代表一种智慧境界。”国内很多企业到丰田考察学习,被问得多了,丰田方就说,你们一直在问我们是怎么做的,其实你们应该多问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按照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道”、“法”、“术”构成了我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术”就是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方法。“道”在中国哲学里有多种说法,简要概括是关于自然、社会、人所固有的因果性、规律性,以及人们超验的体悟境界。所以,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认为“道”是“本”,“术”是“末”;“道”是“体”,“术”是“用”。“术”不离“道”,不存在一个纯粹的独立的“术”。我们换种说法,中国企业今天在大量借鉴西方的企业管理经验与制度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西方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如果仅仅学习“惠普”的管理制度,而不理解“HP way”(即惠普之道)所讲的内在价值,即(1)相信、尊重个人;(2)追求卓越;(3)诚信;(4)公司的成功是大家的贡献;(5)开拓、创新。没有这些核心价值的支撑,就不可能借鉴运用惠普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是“道”,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行为风格是“术”。“道”在“术”中,没有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管理制度中发挥作用,制度管理不会完善,甚至名存实亡。

企业文化是从企业自身的土壤里长起来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特征是“土生土长”。 “土生土长”指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的环境,外部环境要适应,内部环境靠整合,特定的管理者与员工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特定的心理契约关系,形成具有特色的共同一致的价值观与精神。五大发电集团脱胎于一个大的电力公司,一奶同胞,一脉相承,似乎应该具有类同的企业文化。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各家发电集团在各自的核心价值追求、领导风格、员工风貌甚至经营业绩等诸多方面,呈现出迥异的态势。还有,“土”不等于不要“洋”,“土”强调的是对自身历史与行业要求的结合,前提是要吸收西方科学的管理体系;“土”就是要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深、更远地思考企业哲学与管理问题。只有“土生土长”的文化,才是有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才有文化的生命力与持久力。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晋升基业常青阶梯的“准入证”。

还有就是企业文化的持久性。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资源,只要管理者认为它对企业有用,便可以长久地使用。企业文化资源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象多少,或者使用频率的高低而耗竭。相反,企业文化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还会促进这一资源数量上的增长和质量上的精进,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企业文化精髓被越广泛的企业人所认同和实践,就越显示企业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对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因子来说,除非企业遭受重大变革,否则,它将长时间地存在并作用于企业和企业人,并且一般情况下会显现出递增的特点,也就是企业文化资源的自我良性繁殖的特点,人们会不断丰富它、发展它,但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会保留和传承下来,绵恒久远。

作者:王吉鹏 管理专家

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内知名管理咨询专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人民大学、北京大学MBA学院企业文化专业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组织变革和企业文化实证研究与咨询实践,战略型企业文化理论的创立者,国内首套企业文化综合评价系统开发组组长。多年企业管理经验,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深度把握现象和规律,将管理思想与企业实态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