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与对策
航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江苏省镇江市航道管理处 李东晨
1.何为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的。20世纪20年代起,梅耶等人经过长达8年的实验研究(即“霍桑实验”)发现,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管理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也对工厂、企业、学校等正式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企业中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对企业生产和企业管理具有重大影响;在完成生产任务过程中正式群体的领导成员的权威性优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对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和满足生产者的心理需要(如自尊、交往、情感、安全、解决困难、发挥个人才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航道职工队伍也不例外,在航道职工队伍中同样存在非正式群体,因此,对航道职工队伍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应加以引导,对于完成航道建、管、养、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问题的提出
例1 2001招聘到我处下属某单位的职工章某、刘某到单位时只有23岁,年纪较轻,又分在同一个工班。由于共同的学习兴趣与志向,他们上夜校,学技术,上成人继续教育的大学,共同奋斗目标使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工作学习问题,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前年他们同时考入江苏大学,进行成人继续教育,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为此他们经常聚会交流学习情况。2003年、2004 年他俩连续双双考核优秀,被单位评为先进。
例2 我处另一下属单位职工沈某和韩某均系渔业乡招聘来的职工,两人系同一中学毕业,住同一村,工作分在不同的二条挖泥工程船上,由于他们文化层次低,不注重学习,在船上不服从船队长的管理,经常打架闹事,抽烟、工作期间违纪喝酒,表现差。其中沈某在前年因盗窃船队上的一个机配件当废铁去卖,影响船队施工,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另外一个韩某也有小偷小摸的行为,船队对他们反映很大。
以上列举的二个颇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碰到,但又往往忽视的一种现象——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
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不是由单位公开组织,它在单位不占主导地位,也不为人们所轻易察觉。但是,现在单位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一起构成了本单位职工群体人际关系的总和,它们共同决定着职工相互之间的学习心理气氛,以及对学习、前途、工作的态度。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职工中非正式群体存在这一客观事实。为此,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客观规律性,正确引导职工为交通实现“两个率先”服务。
3.航道职工中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及特征
应该看到,职工中非正式群体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是为满足学习以外的某种心理需要而产生的。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他们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能满足这一群人如寻求伙伴的需要,参与个人爱好活动的需要,在同伴中显示成熟或长大的心理需要等。而航道职工没有上述条件,只能通过形成非正式群体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要,于是各种各样公开的或不公开的结派现象相继产生。
概括起来,航道职工中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3.1.现行的航道职工管理和组织方式的影响。
就我处的职工管理和组织方式主要是单位管理形式。通过基层单位的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指导,职工形成以工班(船队)为核心的职工群体。这种群体(集体)的管理形式注重了整个群体的统一性管理,但缺乏个体特征的培养和发展。
3.2.类似的经历和背景的影响。
(1)生活环境类似。有些职工同属于一个家族,同来自处于一个自然渔村,他们互相帮助,感情相近,关系密切。还有的职工或同出一师,或前辈要好,或互有恩德。此外还有居住相邻,有事先知,有难先助。
(2)家庭背景类似。有的是单亲家庭,子女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经济条件相同,富裕家庭航道职工之间更容易接近,困难家庭的航道职工之间也容易形成小的集合。父母所受教育的程度与品行相似的子女也是构成航道职工中非正式群体的原因,可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工作情况类似。工作情况的好坏与优劣,单位领导对职工的评价差异,造成工作情况相近或一致的航道职工更容易相处,更容易形成统一观点,产生统一的兴趣。
3.3.航道职工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
职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千差万别的,依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等心理品质作为联系,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聚集力和行为的一致性,自然而然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
4.航道职工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应该说,职工中非正式群体是有一定作用的,这种作用主要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也有暂游离于这两种类型之间的中介型(或称为边缘型)。
4.1. 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如:积极学习技术的职工之间自发形成的竞争小组,工班(船队)组织以外的业余兴趣小组,技术攻关、文学爱好者等兴趣小组。这类非正式群体有助于航道职工个人和工班(船队)共同目标的实现,航道职工个人由于参与了其中的某一非正式群体,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导向、价值取向朝着积极的、正确的、符合单位共同目标的方向发展,最终促使单位与个人同步正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