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创业定义及创业管理

  

创业定义及创业管理

人们经常说创业,创业的基本定义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其实创业这个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但是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热起来,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是,首先,这是因为社会转型下的一个必然;第二,创业这种活动,有它的独特性。举个例子,一个公司做大了之后,一定会涉及到授权的问题,否则就没法管理。但是一个创建初期的企业,如果过分授权,一定会带来问题,因为他没有控制系统。以前,大家认为创业能力是一种天赋。而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认为创业是可以管理的。
  结合过去做的一些研究,尝试把创业管理方式和传统管理方式融合起来,因为创业更关注机会,而传统更关注的是资源。与创新相比,创业更强调机会、顾客和价值创造。

创业管理属于企业管理活动的范畴,是企业管理工作,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工作。一般来说,总结创业管理的特点就是它是机会导向而不是资源导向;更偏重于创造性地整合资源,而不仅仅是对现有可控资源的利用。
  创业管理方式和传统管理方式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异。既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不是谁会替代谁?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第三个问题——可不可以融合?

通过比较,人们发现,像二元组织一样,两种管理方式的融合对公司发展会更有好处。这种方式对公司可能意味着很大的成本。但如果它能够将企业在创业初期那些成功的经验有意识地保持下来,不是更好吗?至少在现阶段这种融合的尝试是有价值的。

把创业机制引入到企业当中,培育一种创业文化,能够宽容失败,允许犯错误,鼓励创新,从而让企业去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强!
因此,我们要反复呼吁的一点就是用创造性的思维来开展工作。创业并不仅仅只是指创办新企业,创业的本质是在开发新事业。创业精神、文化和技能是信息社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组织和个人都是如此。创业精神可以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用创业的思维和准则开展目前的工作,有助于职业发展,也有助于开发新事业。

作者:王先琳 管理大师

杂志主编、高级记者、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作家分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营销咨询网、全球品牌网、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对管理、经济学、法学、新闻学、营销和公安实战理论颇有研究,在海内外发表作品3千多篇(部),4百多万字,出版《民警瞬间击毙战术的运用与案例剖析》等7部专著,数十篇作品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