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马斯洛,是在诸多的介绍管理历史、管理学家及管理理论的书籍上。关于马斯洛理论的介绍,大部分的书籍作者、编辑者们停留在了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上面。个人认为,需求层次理论是马斯洛思想体系中最不成熟的部分,当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思索、探讨和完善。很多年前,也曾拜读过《马斯洛论管理》一书,收获良多,然而,许多年来,还是将马斯洛放在了一边。
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书架上发现马斯洛的《洞察未来》一书,借来随便翻翻,这一翻,整个心里却犹如翻江倒海,心灵又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马斯洛根本就不是许多人笔下描述的那么简单。
再拜读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惆怅与释然兼而有之的矛盾心情。惆怅的是,许多该说的话马斯洛都已经说完了,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释然的是,该讲的道理马斯洛已经讲清楚了,剩下来就看人们自己决定做还是不做了。
柯林·威尔逊在《洞察未来》英文版序言中写道:“马斯洛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发现了所有的人都具有一种‘高级本性’,并指出了他的实现取决于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拥有这种高级本性。……我不知道马斯洛是否意识到了他无意中发现的这一切具有的重大的意义。但在我看来。无论马斯洛本人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确是在无意中发现了人类下一步进化的秘密。”
中国儒家文化主张“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并且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切技术、所有规划以及全部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动因。……因为人们都会有个美好的愿望,宇宙万物本身都是向善的。……绝大多数人都同意,行为善的终极是幸福,善的生活、善的行为就是幸福。……幸福是最终的和自足的,它即是一切行为的目的。……把最高的善称为幸福,是同义语的重复。”(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做事先做人”,没有几个人胆敢公开反对这个观点,然而,又有几个人在做事之前,认真思量过自己应该怎么做人?
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许许多多的哲人、智者们不辞辛劳地在苦苦探寻着人性的秘密以及做事与做人的秘诀。两千五百年来,关于人性的思考,人类积聚了大量的智慧,呼唤精神进化、文明进步的声音时有时无、时断时续地荡涤在时间和空间的许多角落(尽管不是每一个角落)。
因为这种做事、做人的智慧本身依然不够系统、不够完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更加不容易做到,以至大多数的人们常常轻而易举地忘记了他们的存在,甚至那些苦苦追寻这些智慧的人们,在真实可及的智慧面前,也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以至往往视而难见、失之交臂。
无知然后无助,自卑最终自负,是自然在徒劳地进化着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在徒劳地阻止着自己思想的进化?
人类的历史,过多、过分地记载了我们的屈辱与耻辱,而忽略了人们曾经有过、并且正在不断强化、固化、进化的光荣与梦想。
幸运的是,自然的力量不懈地在坚持着自己寂寞的努力。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中国儒家思想、各种传统宗教体系中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因素、东西方各种积极和谐的集体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管理学,寻求人生智慧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求人生智慧的人们也在不断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思想的进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生的成长,是我们一生,甚至是承继我们的许多代人一生的任务。
历史上的智慧,或者过于从理论的角度、或者过于偏向于实践,他们对人性积极方面的表述,只能感动那些悟性极高的少数人群,却始终无法撼动、唤醒普通民众的沉醉心灵,为困扰于现实环境中的绝大多数人们所难以广泛接受。
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出发,大量分析、总结和归纳临床心理科学所接触和掌握的众多案例和经验,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上,马斯洛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将实验化、实践化的心理科学哲学化,同时也将哲学科学实验性、实践性地平民化。
不仅从理论的角度,而且从实验与实践的角度出发,马斯洛开始展开一种可以消除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对于自己的误解、对于别人的误会的极具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工作。运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马斯洛竭力地呼唤着人们,重新认识人性,重新审视人性的高度,重拾我们许多人几欲丧失(却始终没有、也不能够完全失去)的对生活的信心,去实践和实现我们可以做到、应该做到的光荣与梦想。
虽然在政治、经济、教育、生活,甚至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人本主义更多地还只是一种时髦的装饰。然而,人本主义在现代管理学上已经成为了永恒的话题。
是复活的幽灵,还是永恒的神明?人本主义思想之中显然有许多我们需要思考的东西,而不应该只是我们玩世不恭、冷嘲热讽甚至变态攻击的对象。
两千五百年来,人本主义思想从来就没有间断和停歇过,却最终没有能够成为这个世界文化的主流。马斯洛告别这个世界38年了,他所倡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核心理念,在他的故乡—-美利坚合众国,似乎也已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就像戴明的质量管理理念最初在美国郁郁不得志,而在日本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之后,美国人信手拈来,发现同样适用一样,也许马斯洛的理论与技术,同样也需要一片集体主义、人本主义的真情、和谐的天空与土壤才能开枝散叶、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