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能源趋势纵横谈

中国油料供应涨价了,这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宏观经济、社会、商业方面的六大趋势不断重新塑造行业竞争环境,全球的能源公司及生产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公司在未来十年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及不确定性。这些趋势包括:对能源及基础材料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材料产地向更为偏远的地区(而且经常是地域政治动荡的地区)转移;对能源及材料的生产及消费中产生的环境影响更为严格的审核;在监管法规具有不确定性时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等等。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对于全球能源及材料市场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性质,这些行业内的企业领导者将必须要面对在战略、机构、运营以及科技方面的一系列艰苦抉择。比如,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资源成本空前昂贵、价格极具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能源及材料公司应如何管理其业绩表现以便能持续提高其生产力?大型企业如何在进行全球扩张的同时又能在其所服务的现有本地市场内保持竞争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考虑到能源资源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地位,各个行业内的企业领导者,尤其是能源及材料密集型的行业内的企业领导者,必须认同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于企业的影响。

可以预测,能源发展趋势将使 2015 年的全球商业环境与今天有极大的不同。总体来说,能源发展会呈现十大趋势,其中包括将改变全球经济的宏观经济趋势、将改变人们生活及工作方式的社会及环境趋势、将衍生出新的管理方式及商业模式的工商业趋势等。所有十大趋势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能源及材料行业,但我们认为,其中有六项趋势将重塑这些行业的未来,需要特别注意。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经济活动重新调整时期,这一调整通过能源及材料行业内的变化表现得非常明显。对能源及基础材料(如钢、铜)需求的增长正在从发达国家转向以亚洲地区为主的各发展中国家。在供应方面,由于亚洲对能源及基础材料需求旺盛,而其劳动力成本又十分低廉,这一地区将越来越变成一个铝制品、化工产品、纸张、钢铁等的全球产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将成为世界领先的钢铁出口国。

在未来十年,能源(天然气、矿产、钢铁、纸浆纸张及其他)的开发及生产地点一般来说将比以往越来越远离能源消费集中地。在天然气领域,在本国内消费的原产天然气将继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于境外的用长途输气管及船只运输的液化天然气(LNG)。随着发达国家本国石油储备减少,需要寻找新的供应来源,石油生产也将更多地转向越来越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域政治环境通常很动荡)。

在各地区内,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方面的转变也正在发生。中东地区各国正在扩展进入石油以外的其他新行业,如化学品及金属等。确实,为满足整个世界未来对于能源的需求,全球性的连接更为密切。这种不断密切的连接将带来积极的经济方面的成效,比如更大的市场流通性、更多的全球定价的产品等。同时,更长、更复杂的供应链,以及更多可能发生的地域政治事件将遏制能源供应,使能源价格波动更为剧烈。

而随着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整个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自然资源,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能源及材料领域的需求增长刺激了对于投资的巨大需求:据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称,单是石油行业就必须要在2005年至2030年间投资43万亿美元(按2005年美元价值)才能跟上需求的增长。

此外,拥有廉价开采储备的地方性矿主正在行使越来越大的控制权,以寻求更大的利润份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是一个日渐增长的隐忧,尤其是在那些在能源上消费大于产出的国家及地区。诸如此类的问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成为亚洲、欧洲、北美各国政府政策日程上高度关注的重点,并将迫使很多国家采取更加协调一致的措施来彼此建立能源合作关系。

同时,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变得更为重要了。敦促企业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可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该影响始于欧洲,但正在向全球扩展。在发电行业这一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由于欧洲有关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不是很确定,造成一些对于新发电设施的投资举棋不定。另外的一个效应是,对于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及太阳能的兴趣再次兴起。确实,在2005年,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占有全球发电投资的30%。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占所有电力供应的10%还多,而利用风力、太阳能、生物能源发电的科技可能会达到这样的水平:即使没有政府补贴也能经济合算。

除了供应方面的举措外,公司、消费者、政府也将在需求管理的侧重点上有所改变。这些变化的潜力是巨大的。如果目前存在的政策性的干扰被消除,家庭及企业被提供鼓励性的政策来高效地利用能源,则全球的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将于2020年前下降多达25%。

在未来十年,随着家庭收入中可支配部分达到一定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把近10亿新的消费者带入全球市场。虽然这些消费者的购买力要比发达国家消费者的购买力低,但他们具有相类似的需求,而且也同样可以购买到全球品牌。因此,很多行业面对的是两极化的市场,即高档与基本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而中档产品则正在受到排挤。

作者:王先琳 管理大师

杂志主编、高级记者、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作家分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营销咨询网、全球品牌网、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对管理、经济学、法学、新闻学、营销和公安实战理论颇有研究,在海内外发表作品3千多篇(部),4百多万字,出版《民警瞬间击毙战术的运用与案例剖析》等7部专著,数十篇作品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