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执行力的提升
在一次总裁聚会上,一位企业老总表达了这样一种困惑:尽管企业的销售业绩一直在增长,但却始终感觉到有点不对劲,觉得企业的一些政策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实际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销售人员只顾着开发客户、接订单、发货等事务性的工作,而对于企业的市场基础建设和维护工作却难有起色,渠道缺乏精耕细作,产品在推广过程中也缺乏管理,整个公司的业绩好像只有依靠媒体广告来支撑着。
我们追梦营销专家认为,这其中必然隐藏着巨大的潜在危机,可是原因在哪里呢?又该如何解决呢?目前还没有头绪,一直陷于一种苦恼的情绪之中。
其实,已经不止一家企业有这样的苦恼了,他们的感觉就是有心无力,好比是与人比武,自己已经设想好了对策,可是等到一拳打过去,才发觉好象是打在棉花上,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反而给对手留下了反击的空间。这些企业家都有很好的悟性,一些策略性的想法确实很透彻,但在执行过程中就象是打在棉花上一样,没有下落,不能落地生根。
如今不仅仅是策略的时代,也属于策略执行的时代。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的分析,帮助企业家们认识到其产生的根源,并且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念,形成一种正确的管理思维方式。
完善的整体策略规划是获得执行力的源泉
企业老总有一种认识值得关注:他们认为企业执行力很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销售人员不能正确执行公司政策,一方面是因为销售人员缺乏正确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是销售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其实,企业老总的这种认识,完全陷入了一种误区。他们过于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了销售人员身上,总认为是销售人员做得不到位,不能理解自己的意图。因此,他们总是希望让销售人员接受大量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改变认识,提高专业技能,从而强化执行力。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企业执行力薄弱的问题。
企业老总往往忽略了分析自己,忽略了从自己身上来发现根源。事实上,企业执行力薄弱的根源恰恰是老总造成的。有不少企业的老总都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无意识地将目标与规划等同了起来,认为自己制订了企业的策略发展目标,就等于制订了企业发展的策略规划,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造成了企业执行力的薄弱。策略目标只是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一种主观的愿望,而如何采取一些恰当的方式来达成这些目标才是策略规划。仅仅依靠目标是无法推动销售人员有效执行企业策略的,因为每个人对如何达成策略目标的理解是不同的,在采取执行的手段上还会因人而异,这种情况都使得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策略目标在执行过程中的巨大偏差。
所以,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销售人员行为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并不是来自于策略目标,而是来自于整体策略规划,这是企业老总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很多企业的整体策略思想都在老总一个人的大脑中,平常都是通过老总与销售人员之间的沟通来推动策略执行的,这样就存在一种状况,经常沟通的销售人员容易理解老总的策略意图,而不常沟通的销售人员则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来行事,其后果自然会造成很大的偏差。问题在于,依靠口头沟通的方式无法将策略正确转化为一致的行动,企业必须要通过规范化的形式来完善整体策略规划,要求销售人员必须按照整体策略规划的要求来展开行动,不能按各自的理解来做事。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整体策略规划呢?其关键在于:一要准确定位,二要明确目标,三要确定预算,四要合理分解,五要有效转化,六要强化规范,七要动态跟进。本文这里重点对后面几点进行适当阐述。企业在制定整体策略规划时,不仅仅要考虑整体层面的,还必须注重对策略的分解,要通过时间、产品、渠道、区域等各方面来丰富策略规划体系;同时,企业必须将策略规划转化为具体的执行计划,确立策略执行的具体步骤,以便于监控与考核;另外,除了企业总部制订策略规划,企业分支机构也必须按照规范化的格式制定区域策略规划,并且维持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策略互动;再有,企业必须定期对策略规划的执行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调整,要不断检讨总部和区域的执行状况。只要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点,企业就能够通过整体策略规划来统一规范销售人员的行为,从而迅速提高策略的执行力。
良好的营销组织体系是强化执行力的保障
整体策略规划是企业整个营销体系运转的依据和根源,而如何才能确保整体策略规划的以正确执行呢,这就必须依靠组织体系的力量。一个完善的营销组织体系,能够通过对关键业务的提炼,准确定位企业核心职能,构建起整个部门和职位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管理平台,推动整体策略规划的有效执行。
缺乏良好的营销组织体系,是很多企业执行力欠缺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在我们与企业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企业的老总对于组织体系给执行力带来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过于孤立地看待了策略的执行力,而忽视了执行力所需要的内部环境和管理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