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虚物质管理法的基本模式:计消市产

      虚物质管理法的基本模式:计消市产

  经济问题并非“大炮与黄油的矛盾”,而是“共生存与齐出力相互抑制的矛盾”,换句话说是规模、质效与公平三者间不协调的矛盾。GDP规模往往与质效负相关;GDP规模、质效有了,往往损害公平。因此,分析中国GDP增长原因可得到二个结论。一是凡放量阴流子的举措,无论公平与否、对错与否以及高质效还是低质效都能实现GDP增长。一句话,资金流二岸富。二是增长与公平问题。经济增长有公平与不公平之分,公平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富国强之社会经济发展。下面从中国经济发展事件、现象的利弊中,分析演绎出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理论。

  一、生命周期原理

  方向不变原理是说,事物的发展过程千变万化,但起始和终止二端点是不变的。如在引力场和电力场中做功,其大小只与始终二点相关而与路径无关。根据这个原理,可知个体事物命运不同、路途不同,但所经历的生命周期一样,即事物发展呈周期性,包括产生、生存、发展自由(成熟期)、灭亡、转换五个阶段。国运当头是指中国经济发展走过清末民国低潮,下滑到文革底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生存发展期正奔向成熟期。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历史潮流,是谁都挡不住的,想不发展都难。如果国运周期未到达,则下面分析的就是经济贫困根源。

  二、消费体系矛盾律与经济基本问题

  从物理哲学上看,物体形式与能量间不断转化,无不表现为产生、生存、发展自由、灭亡和转换五个阶段构成的生命周期运动。其中产生与转换二个瞬间属质变,生存与发展自由属物体生命量变期。据消费体系物理学,生发自由量变主导期呈消费体系态。设消费体系为C,生存为E,发展为D,自由为F,则C=E+D+F为消费体系公式。

  (一)方向不变原理与消费体系矛盾律

  方向不变原理有二个内容,即人类实现消费的目标不变,沿最佳途径实现消费的方向不变。因此,人类一切活动都是沿最佳途径实现消费体系。从这个原理上讲,以生产实现消费为基本途径,实现高超消费,呈现产、消二旺并使生产完全服务于消费都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而GDP增长就不反映效率和公平。由此可得,探索经济发展的道理要从消费体系矛盾律与经济基本问题出发,不要只盯住GDP的增长变化。由消费体系公式知,消费体系矛盾律范畴有四:一是不同物种群体间为建立自己消费资源总量C所发生的争夺、异化矛盾;二是整体或个体之生存量E发展量D和自由量F三者间的配置矛盾;三是群体内部分配矛盾;四是消费体系实现途径的选择矛盾,即在生产体系、阴流子手段(如货币的金融调控方式)、不劳而获三条途径及其组合方式中作出抉择的矛盾。实现途径的选择矛盾实质上是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之经济基本问题。总之,消费体系矛盾律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体系自身的矛盾性及经济基本问题。其定义为:在实现EDF的过程中,因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使其欲取得C值的份额不一定凭据其创造C值的大小;也使得集体(公体)创造的C值有限而致E、D、F间发生资源异化与配置矛盾,以致集体中个体间发生分配矛盾。

  (二)消除共生存与齐出力不协调之总矛盾的目标原理

  由消费体系矛盾律及C=D+E+F可知,实现消费有三条途径。一条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实现人民对物质、精神的消费需求。这条以生产体系实现消费体系的途径是最基本的物质的基础途径,另二条途径是阴流子手段和不劳而获,它们发生效应离不开以生产实现消费的物质途径。因此生产与消费间关系问题是经济基本问题。以阴流子手段实现消费是效率性工具,起催化剂作用,是社会运行方向引导因素。央行或政府调节货币流通调节的就是阴流子,因阴流子的载体形式是币符。以不劳而获实现消费的途径是欲望无穷能力有限的必然选择,欲望无穷能力有限的矛盾驱使人们去寻求实现消费的捷径与技巧。不劳而获有善意和恶意二个表现:当得到科技生产力提升效果时,人类能力得以放大,就会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以逸代劳;当演变出不择手段,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法定原则盗骗掠夺不义之财时,就会加剧剥削、扩大贫富差距、挫伤生产劳动积极性、冲击人权与平等,导致丑恶现象。

  实现消费体系途径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基本问题,它关系到是否齐出力创造高GDP;C与DEF四者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公平与质效问题,它涉及到是否和谐协调与共生存。在以计划消费保障安全生存的条件下,人们往往因能力不够选择好逸恶劳而放弃建功立业,使得共生存时就不能齐出力;相反,社会生产按市场经济运作,又会因贪得无厌而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且不顾别人死活,使得齐出力时就不能共生存。可见,共生存与齐出力同步协调既是实现高超消费和产消二旺的要求,也是落实天赋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但二者往往相互制约不能同时出现,进而繁衍出恶意不劳而获和剥削,表现出种种社会矛盾与经济问题。因此,经济发展首先是解决共生存与齐出力相互制约这个总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基本问题等问题基础论点,其次才是GDP增量问题。因为不讲公平不讲社会效率的经济发展是要不得的,一则违反了社会生产服务全民消费的人本目标;二则大量的产品用于树形象捞政绩,甚至重复建设或超实际需要开发,或被贪官奢侈浪费,是产、消虚假繁荣,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的难以持续发展的泡沫经济;三则个体工商业没有规划地遍地开花,形成盲目竞争,如商铺开一家关一家,到处都是“旺铺转让”的惨淡经营,唯水、电、租、税等债权人照赚不误。

作者:金小明 企业高管

1998年10月起任职南电一厂计算机高工;2000年11月起受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2000年5月起为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特约研究员;2002年3月起兼、任职南海乙兴经贸公司首席执行经理、顾问;2005年8月起,兼职唯美公司事务监理、顾问。成果登记号:20040196,著作权登记号:19-2003-A-0013;现享受广东地方政府专家津贴。联系:ocw68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