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打油诗:
一流的管理者,员工为他打拼!
二流的管理者,和员工一起打拼!
三流的管理者,每天自己打拼!
四流的管理者,没有机会打拼!
五流的管理者,员工找他拼命!
更多不入流的管理者,他们从不学习如何成为一流的管理者……
请问:你属于第几流的管理者呢?
管理的最高境界–让员工自动自发、为结果而战!
像罗文一样–立即采取行动,全力以赴“把信送给加西亚”;
像西点军校的士兵一样–没有任何借口,没有条件创,就创造条件;
像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保证完成任务。
这是每个管理者都梦寐以求的,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许多管理与砺志书籍中,自动自发的概念提得非常多,甚至有点滥了。在本书中,我要强调:不是用嘴巴要求员工自动自发,而是要让员工真正心甘情愿、自动自发的工作。我们要研究的是让员工自动自发的背后动机与缘由,怎样才能让员工自动自发。
《为结果而战》一书所研究的关键点: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为结果而战。同时,找出人人为结果而战的动机所在。自觉,经常被许多人挂在嘴边,也是许多企业评判个人素养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自觉同样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那怎样会让员工自动自发呢?
谁是真正的领导人?
当你看到一群大雁由南向北飞行时,你会发现它们是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只领头雁,它带领着群雁们奋勇飞行!
假设有一位猎人用猎枪把前面的领头雁给打了下来,大家思考一下:这群大雁会停止向前飞行吗?
答案是不会的!虽然前面的领头雁牺牲了,但它们会重新推选出新的领头雁,作为“首领”带领同伴们继续由南向北飞行。
如果新推选的领头雁在飞行途中不巧得了“禽流感”,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大雁依然会重新选择出新的领头雁,带领着群雁们继续飞行。
当领头雁疲倦时,他会退到队伍的后方,由另一只雁飞到领头雁的位置带领群雁继续飞行。
一般排在前面的领头雁所受空气的阻力是最大的,越排在后面阻力越小,飞行起来也就越省力。而队伍中的每只雁在飞行过程中会发出“呱呱”的叫声,鼓励领头雁勇往直前,直到抵达它们的目的地!科学家研究发现:雁群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飞行,比单雁提升71%的飞行能量,也为后面的大雁提供向上之风,这种省力的飞行模式,让每只雁节都能节省能量。
当某只雁生病或受伤时,会有其它两只雁跟在后面保护它,直到生病或受伤的雁康复后,再组成人字形继续飞行,追赶自己的团队。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不放弃前行呢?
因为每只大雁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定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否则,会因天气寒冷而无法生存。正是这个共同的目标不断激励着大雁克服一切困难,继续飞行!
如果每个企业都够让员工看清楚并认同企业与自己的共同目标,那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不管“领头雁”是谁?不管“领头雁”在与不在?他们都能自动自发地工作。企业需要结果,员工需要提供给企业想要的结果,所有人都以结果说话。否则,就会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想要的生活。就会被淘汰,甚至无法生存,请问员工会不会自动自发工作呢?我想一定会的。
请问:
真正的领导者是谁呢?是领头雁吗?
不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领头雁仅仅是一个代表而已。
在欧洲的历史上,古罗马帝国曾经发生这样一桩奴隶反抗的事件:当时有一个叫斯巴达克斯的奴隶想率领奴隶们推翻当时的奴隶社会。反抗虽然被古罗马军队给镇压下去了,但给人们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在最后一次战斗中,首领斯巴达克斯和他余下的成员全部被抓起来了,古罗马帝国的军队指挥官对奴隶们说:谁要是指出斯巴达克斯本人或尸体,将可以继续做奴隶,否则要被杀死。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作出反应,就在斯巴达克斯准备自己承认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事情:所有的奴隶们都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我是斯巴达克斯…!非常感人的一幕,震憾了当时所有的奴隶主们。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站出来,承认自己就是斯巴达克斯呢?难道他们都不怕死吗?有人说,因为斯巴达克斯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人人都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种回答不完全正确。奴隶们并不仅仅是为斯巴达克斯献身,他们更是为共同的梦想而献身!因为奴隶们之所以起来反抗是不再做奴隶了,他们想要当家作主!这是奴隶们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地梦想!他们愿意为梦想而献身!而奴隶主让他们继续做奴隶,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没有这种对梦想地渴望与追求是激发不了奴隶们真正动力的!而恰恰是斯巴达克斯提出的这种理念,激发了每个奴隶们为结果而战的斗志。像施耐庵笔下《水浒传》中的108个梁山好汉一心一意跟随宋江大哥出生入死。为什么?因为他们也想过好日子,想当家作主,不想再受当时朝庭的欺压凌。
真正的领导人是谁?真正人领导人难道是斯巴达克斯吗?是宋江本人吗?不是,是他们共同的梦想。领导人的重要工作,就是思考如何让共同的梦想激发下属的斗志!激发出一种为结果而战的理念!一种为结果不惜献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