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何在?

主 持 人:

何志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与会嘉宾:

江 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李凯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某研究所大校

万祥军 山东营销企划与市场(医药)顾问运营管理中心

张建华 中远集团高级研究员 北京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兼职教授

黎 鸣 哲学家、《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作者 张晓宏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东涛 北京百丈文化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名领袖人物,毛泽东总能洞见变化的趋势,并能有效地管理这些趋势。而他一手缔造、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屡创佳绩,并在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中,始终保持着持续而强劲的生命力。然而,中国企业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经历,却成败各半。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何在?中国企业又应该如何学习毛泽东思想?

  何志毅:中国的企业管理,并不完全是按照西方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今天的主题是毛泽东战略思想与企业管理,我想可以宽一点,不仅仅是战略思想,我们希望把毛泽东思想与企业管理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说得更深一点、更透一点。毕竟企业与政党、政府、军队不一样,企业是个利益组织,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契约关系。

  我想,毛泽东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借鉴可能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毛泽东相信信仰的力量和精神动力的作用,这对我们办企业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对应过来的学科是企业文化。毛泽东对理想和使命的追求、对统一思想的重视、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对宣传的重视、对英雄模范的重视、对工作作风的重视,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第二个是毛泽东的军事哲学思想和军事战略思想,对现在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现在中国企业面临跨国公司的竞争以弱对强的时候。第三个是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对应过来的学科是领导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第四个是毛泽东的组织管理思想和原则,尤其是建军思想,对企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有很大借鉴意义,对应的学科是组织行为学。解放军这个组织,其建军思想、建军原则、建军方法以及为什么有很强的执行力度,都值得企业思考和学习。

  把毛泽东思想应用到企业管理,最好要形成方法和工具。我们常常有理念无工具,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重视人际关系,关系很重要,“guanxi”甚至成了一个英文专有名词,但是我们并没有把这种关系在企业管理方面形成工具,反而西方人形成了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系统。另外,研究毛泽东思想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应该从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总结,看看受毛泽东思想强烈影响的一代企业家,如何有意识地或者潜移默化地应用毛泽东思想。

  江英: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有几个特点。第一,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条条框框,敢于从实际中总结经验,进行首创。毛泽东的首创精神,并不是为“出新”而“出新”的标新立异,而是根植于深厚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开拓。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面临大量新出现的问题,没有这种务实精神和首创精神,企业就不可能保持活力,就没有太大的前途。现在一些企业管理和经营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用逻辑推导的方式构成,缺少实践基础,实用性很差。还有一些从国外引进、嫁接过来的理论,由于未能与本国的情况相结合,实用性也不够。外国的社会大环境、经济运行机制和中国不一样,进行理论提炼必须从实际出发。

  第二,毛泽东思想十分注重解决人的问题。不论进行革命战争还是进行经济建设,关键在于人。进行企业经营和管理,最根本的还是处理好人的问题。由于中西方在文化积淀、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社会运行机制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的管理与西方的管理必然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毛泽东善于掌握中国人的心理,关注中国人的利益。他的理论和语言,能够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共鸣。现在有些人不赞成毛泽东的观点,但也有意无意地使用他的语言,可见他的影响之深。因为毛泽东的处事风格与中国人的心理习惯相吻合,所以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他的语言朗朗上口,表达起来很有力度,很风趣,也很透彻。反映到现在的企业管理中,我们就不能简单套用外国的思维方法、行为范式和语言系统,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国人的习惯、心理和社会运行机制,考虑到中国的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来处理问题。

  第三,毛泽东思想体现着对客观规律的探索。注重实际,但并不局限于事物的现象,还要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上升到理论高度。现在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培训材料很多,但不少内容是就事论事,缺乏理论高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没有整体感,也缺乏普遍的适用性。

  第四,毛泽东思想体现着完整的哲学理念。毛泽东思想是非常理性化的,体系严谨,但也包括非理性内涵,诸如情感、美感甚至直觉等。企业经营容易忽视非理性因素。事实上,企业管理经营仅靠理性是不够的,还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如情感因素等。不能通过利益、理念、情感等多重因素团结人、打动人、凝聚人,谁和你共担风险?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毛泽东的管理成功之道。

作者:万祥军 企业高管

万祥军,经济学学士,经济师,记者编辑、营销企划人。工作主要涉及新闻媒体、协会商会、大健康医药产业和营销企划四个方面。 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完成第二学历,曾具体从事过财务、税收、审计工作。专业从事医药,医院医疗、药店零售和大健康医药产业领域的营销企划、经营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著作《商机论语》《有效沟通》。 文集《闲庭拾遗》、《放飞性灵》、《心湖拾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