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制是吸取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优势、克服其弱点弊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型的企业产权制度,是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乡镇企业和国有小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在我国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曾发生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家十分重视民营企业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发展股份合作制,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
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两种经济形态特点,实行资本合作与劳动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以资本、实物、技术、劳动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以其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组织。总结各地、各企业的实践活动,股份合作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股份合作制企业按照“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做到了产权清晰。职工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建立了有限责任制度。同时,企业还依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施科学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逐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成为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并促进实现政企分开。因此,股份合作制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二是具有融资和拓展融资渠道的功能。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过去靠财政拨款,后来靠银行贷款,现在靠股份筹款。这就象发射卫星靠三级火箭一样,前两级已经脱落,尚有余力,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靠第三级火箭─股份制(包括股份合作制)来筹措资金了。搞股份合作制,不仅可现来现地筹措部分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还可以配股、扩股,不断地拓展筹资渠道。股份合作制企业虽然不能上市,但也可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能够上市交易。据报载,美国上市公司仅占全美企业总数的2%。
三是能够强化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股份合作制,切断政府与企业的联系脐带后,可以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加竞争压力和动力。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成为实实在在的企业主人,可以有效地调动职工关心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办好企业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实行职工股东大会制度,职工依其所占股份行使表决权,可以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改变以往“一把手”一手遮天的“家长式”作风。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约束机制,可以增强对企业资产和企业行为的约束监督,保证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二、股份合作制的构建形式
实现职工资本与劳动自由联合基础上的差异共有,即吸收公有制的财产共有性,克服私有制的财产独有性,形成股份合作制的财产差异共有性,是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准则。根据这一准则,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五条基本途径:
一是存量转股。即将原有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并折成若干股份,有偿转让给全体职工或经营管理层,以及其他社会法人单位,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了避免股权平均化带来的“二锅饭”,可将原有企业的净资产依次全部出售给原企业的法人代表、领导班子成员、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全体职工。若本企业干部职工买不断,可再出售给社会法人,最后余下部分,算作原投资者的股份。一般来讲,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国家股和社会法人股,均不能处于控股地位。至于具体出售给谁和出售多少,应充分考虑职工意愿、投资者意愿、企业现状和职工购买能力。
二是增量吸股。即在原企业规模基础上,国家和集体资产不从企业退出或不完全退出,根据企业现状和发展要求,设置新的股权,吸纳干部职工入股或社会法人合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又可分为两种形式:(1)原资产不动,吸纳全体干部职工或社会法人入股;(2)存量转股与吸纳职工股份、法人股份相结合。由于“增量吸股”不触及或基本不触及存量资产,往往只起到集资的作用,改革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容易流入形式。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存量资产的流动重组,全方位优化股本结构,增强企业活力。
三是租赁转股。即将原企业的存量资产经评估后,按照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划成若干份,在职工自愿的原则下,可按份由职工个人租赁。职工将租赁来的财产折股返投入企业,并成为该企业的股东,享受股东应有的权利。租赁费可从每年的股权红利中支付。若累计等同于所租赁的资产原值加利息后,可由租赁方一次性向职工无偿转让股权。租赁费的高低,一般按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加固定资产折旧费,再适当考虑万元资产利润率确定。这一方式适合经济效益差、职工购买力低或无人愿买的企业改制。
四是售租结合。即由本企业职工或与社会法人共同出资购买部分企业股权,同时以“租赁转股”的方式,再租赁企业的部分存量资产,也将这部分资产变成承租者的股权,从而,改制为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这种方式,适合于有一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对职工或社会法人具备一定吸引力,但因资金所限或其他原因不能一次性买断的企业进行改制。在租赁期内,若承租方认为条件已经成熟,经与租赁方协商,可终止租赁合同,提前实施整体买断。当然,以“增量吸股”方式入股的企业职工,也可再租赁部分存量资产,达到增量激活存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