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驳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过时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属于我们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学问,意思是说要用这个人就不要怀疑他,要怀疑他就干脆不要去用他。最出色的表现者是三国的刘备,他“弘毅宽厚,知人善任”,从不怀疑忠心耿耿的部下,刘、关、张、赵、诸葛几乎一起谱写了天下亘古传奇。因而,刘备的家业号称是亲情凝聚的典范。关羽,可以放弃一切厚禄,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苦难回到刘备的穷困旗下;张飞,可以腥风血雨打下一块小地盘,等着刘备来当家做主;赵云,可以冒生命危险,抢救刘备的儿子,维护刘备的家人完整;诸葛亮,受刘备临终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刘备的管理基石就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如今时代变迁,我们还应不应该继续沿用这种做法呢?我们回顾一下100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倒闭的事情:

  英国巴林银行成立于1762年,最初它是经营棉纱、木材、钻石和矿产的贸易型公司,其后逐渐拓展证券业务,至1800年成为英国政府债券的主要包销商,从此它在伦敦金融业占据了领导地位。倒闭前是英国广大投资银行之一,被视为英国银行界的泰斗。

  巴林银行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证券交易业务,投资银行业务集中在欧洲,证券业务则集中于亚洲及南美,在下属的17个证券公司中,以日本、香港、新加坡及菲律宾的业务为主。几年来巴林银行在亚洲的业务取得了长足进展,生机勃勃的亚洲新兴市场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和财源。其中在新加坡的分支机构工作尤为出色,负责期货交易的经理尼克·里森当时年仅28岁,因其工作成绩突出,不仅被委任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而且权力极大,几乎不受什么监督。

  里森的业务是“套利”,他从日本大阪和新加坡的股票交易所买卖在两地市场上市的日经225种股票指数的期货,利用两地不时出现的差价从中牟利。如果买进和卖出是等量的,就没有多少风险。但是期货属于“衍生证券”,它的价值来源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者在购买期货合同时只需按合同金额较小的比例付一笔保证金,到合同期满时再按合同所定的金额进行分割,由于签合同时与交割时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有合同增值和贬值的情况出现,于是也就有了获利和赔本的情况出现。所以这类衍生交易有着巨大的利润诱惑,也有着巨大的风险压力。开始,里森是按照规定工作的。1993年为公司赚了1400万美元,他自己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从1994年秋天开始,里森在上司和同行的称赞声中有些忘乎所以,一反常态地做起了投机交易,而且胃口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而里森的上司及远在伦敦的总部却没有加强监督,反而予里森更大的权力。结果在1995年2月里森做的日本股票和利率期货交易大亏,初步估算已有4亿英镑之巨。关键时刻里森一逃了之,巴林银行得知讯息为时已晚,经过两天多的昼夜努力,仍回天无术,只得宣布破产。一家具有233年悠久历史的英国老字号银行,就这样毁于一旦。

  巴林银行的倒闭,在世界金融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人们议论分析,探究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应汲取的教训。其中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巴林银行在内部管理上有问题,银行赋予了里森过大的权力,里森在新加坡独立操作,集操作权,会计权与监督权于一身,银行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而里森既直接从事前台交易,又担任交易负责人——新加坡巴林期货有公司的总经理,这为他逃避监督创造了条件。里森未经授权从事高达270亿美元的交易,而巴林银行竟未及时发觉,这是银行控制系统的失败。

  有位董事长到杭州来开会请我吃饭,刚坐下来他就有急事要走,让自己的副总陪我吃饭,我看着买单,算了700元,结果这个副总告诉服务员‘给我开1700’。第二天我琢磨出来了,这是有空子可钻,因为董事长请我吃饭,他不会问我吃了多少钱。后来我看到这个董事长:副总都这样干,那还了得。结果这个老板没有吭声。我建议把副总换了算了,董事长想想却说:不用换,换了张三,李四来了也还是一样的……”老板的不吭声和最后看似大度的处理,都透出明显的无奈。山西榆次鼎泽洲集团“二把手”郭瑛策划的集体叛变事件,就让老总王永昌怎么也弄不明白:最器重的人竟是最危险的犹大,最信任的人竟是藏在身边的野心家,到底谁错了,又错在哪儿?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古训正受到现实无情拷问。单凭信任、好感,单凭恩宠、重赏,部下就跟你肝胆相照了么?看来没那么简单。任何相信是建立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的,没有制度的约束,是没有真正的相信。好人是因为有好报才会有好人,他是相对某种环境或者机制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在管理中没有“相信”这个词语,“相信”是合作的基础。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为什么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某名牌大学毕业的MBA职员携款而逃呢?为什么经常碰到某某优秀人才犯错误了呢?这是对人太相信的结果。因为没有制度约束,也就失去了监控,并且也没有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其实是给了人们犯错误的机会。我们始终认为,人是趋利避害的。所以,这种思维逻辑是行不通了,也是非常危险的。就像中国人为什么借钱容易,讨钱难?因为当初是朋友,过于相信,借钱时不用打借条,还钱时也就难了。那些信誓旦旦地断言—某某属下我绝对相信他,决不会有问题的,原因是他跟了我好多年了,关于这方面,企业家们要小心了。我们的回答是:必将后悔!上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倒闭就是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