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工业工程师协助企业突破困境

  

  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应培养世界观的气质,切忌划地自限,坐井观天,如此才能打破国内有限资源及狭小市场的瓶颈,寻求更佳的生产及贸易机会。如果你不了解工业工程,请参考以下所述:

  壹、前言

   回顾我国工业升级的轨迹,三十年来从以廉价劳工带动工业发展的劳力密集产业逐渐进入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塑造了令人骄傲的经济成果,使整个国家繁荣富裕。但目前外在环境导致人民币大幅升值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之压力,内在环境又遭遇风起云涌的环境保护及劳资纠纷等问题,使得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打击与困扰,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企业要求生存,寻求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要本身有所突破,脱胎换骨,提高竞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整个国家的经济才有希望。话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可能是困难重重。现有的工业要如何突破呢?我个人的看法是要:

  ¾提高生产力

  ¾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

  ¾往高科技产业发展

  要工业升级、生产力有所突破,工业工程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各种企业必须应用工业工程的技术,将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彻底加以合理化,使企业的体质更为强壮,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走更长远的路。

  贰、工业工程是诊断工厂、改善企业体质的医生

   我特别要强调企业之改善需从根本做起,也就是说要从管理化着手。目前无论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的经营,在管理上、制造上、营销上有很多不符合合理化的要求,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生产、营销阶层,都未达合理化的地不,又如何要求工业升级,要求工业脱胎换骨呢?但企业对现存的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往往有如病人不了解自己的病因,甚至拒绝承认自己有病,工业工程师就要如同医生一般去诊断病因,对症下药。从现代工业工程教育可以看出工业工程师是通才,他对一般工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均应尽有所涉猎,由于所学的广泛性,使他对企业内每一个部门的工作都有能力去进行客观的了解,掌握每一个部门及其间的利害关系与不合理之处,进一步提出医治、改善的建议,最能面面俱到。而且就业务特性来说,举凡能够降低成本、改善工作、增进效率、提高士气与效率的业务,莫不是工业工程师热衷研究评估的范围,只要企业的高层主管会用工业工程师,他就能进行综合客观的了解及评估,进一步求得最佳的处方。

  参、年轻的IE朋友,应充实自己的内涵与实力

   要做好一名优秀称职的企业诊断医生,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加强个人的能力,我在此有几点意见提供诸位参考:

  一、管理与工程知识要专精广博

   在学校研习求学期间,应把握每一个机会,加强充实自己的学识,无论在传统工业技术,如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工作分析、工厂布置等要精通,对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如作业研究、线性规划、数里统计分析等更要努力钻研,做到专而精的程度。更由于将来的工作可能涉及电机、化工、机械、土木、计算机等范围,所以对这些知识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因为不广又不精,在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时就会感到不顺遂。另外除了工业工程技术及各项工程知识外,对于最新的管理新知更要有所认识涉猎,尤其财务与成本会计方面更是不可忽视都要了解。

  工业工程师在任何机构或工厂服务,是要解决整体性问题的,如果只求生产制造过程的 现代企业日趋庞大复杂,工业工程师必须突破过去的观念,而经常以整体系统的理念,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由于每一个整体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所构成,子系统彼此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子系统的最佳对策,对整体系统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正所谓「见树不见林」。以前大家常强调要「把事情作对」(do the things right),今后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做对事情」(do the right things) 。整体系统的观念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概念,例如一个涉及好几个单位、好几方面专业人员知识的整体性问题,就必须由工业工程师幕僚群来参与,以整体系统的观念来寻求一个最佳的决策,去折冲、协调、拟定各方均可接受的方案,必然更为落实可行

   工业工程师想要达成任务目标,除了专精广博,需要创新力以外,对于人际关系要注意培养,非要具有高超的说服力不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乡愿讨好。工业工程师是为达到整体最高利益来替大家服务,并不是讹传的「当恶人,得罪员工」或「剥削劳力」,乃是为了健全企业体质,为了长远利益,以「菩萨心、霹雳手」,求得真正之整体性效果。

  依我个人的经验,不论从事公民营企业、政府行政工作或个人事业,一定要得民心,才能成功。因为今天你不能争取、获得你的上司、老板的信赖,纵然具有天大的本领,也只落得怀才不遇罢了。所以心理学、行为科学也是必要专心研习的课目。

  工业工程的接触面很广,是一门既困难又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个人认为工业工程师离开学校后,不但要全心全力做好本身的工作外,对工程及管理未来的趋势特别要随时留意探讨,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是现实的、激烈的、是瞬息万变的,也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所以光以在校所学已不足以应付现代企业的要求。

作者:杨恢刚 管理新人

我是一位农民工,在外拼博了十几年,在外资企业从事塑料配方设计和原料制作工艺,负责现场押出及五金冲压生产管理实施工作,希望将自己的所学所能为内资企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