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理论基础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H-H模型理论基础

一、企业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企业迅速发展引起世界关注,西方学者发现企业文化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术界正式出现“企业文化”一词,要追溯到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上发表的《企业文化研究》。从那时起,实践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企业文化,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惯例、仪式和典礼(Deal and Kennedy,1982;Trice and Beyer,1984),有的学者认为是控制和交易机制(Jones,1983;Wilkings and Ouchi,1983),有的学者认为是分享的、想当然的、固有的假设(Schein,1985),有的学者认为是分享价值和信仰的模式(Deshpande and Webster,1987),有的学者认为是组织习惯的做事方法(Burack,1991)……大多数学者是从价值观、信仰、规范、习惯和符号等方面来理解企业文化(Deal,1982;Hofstede,1980,1984;Morris,Avila & Allen,1993;Chatman & Jehn,1994;Odean,1997)。作者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大文化环境之下,经过核心人物长期倡导和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与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可分为两个代表学派,一个是以Edgar H.Schein为代表的定性研究学派,另一个是以Robert Quinn为代表的定量研究学派。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间存在许多争议,支持定性研究的学者认为定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入且整体的观点,定量研究则难以做到,并且很容易受到理论基础、样本选择、分析工具的影响;支持定量研究的学者认为定量研究更科学,减弱了主观因素和情景因素的影响,定性研究则常受其干扰,并且没有严谨的理论支持。虽然两者各有利弊,但定量研究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普遍性,更多的学者不是攻击定量研究的弱点,而是考虑如何完善。

竞争价值模型(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是定量研究学派推崇的最具影响力的模型之一,该模型被广泛用于分析企业文化,通过“关注内部—关注外部”和“强调变化—强调稳定”两对维度,将企业文化划分成团队文化、层级文化、灵活文化和市场文化四类。

二、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要实现全社会的和谐,首先要实现企业的和谐。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相应打造和谐企业,其基本内容包括:培育企业成员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氛围,让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工作是创建和谐文化,通过文化从各层面影响企业成员,全面实现企业和谐。

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基本特征。前五个特征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第六个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胡锦涛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首先应形成和谐的企业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企业文化是特定企业在处理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Schein,1984)。可以根据企业文化的某些相似性将其分类,一些学者(Deal and Kennedy,1982;Wallach,1983;Quinn,1983,1984;罗长海,1991;Kotter and Heskett,1992;Mannlx,1995;Goffee and Jones,1998)曾尝试分类,但因视角不同而划分有异。

什么样的文化是和谐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容易向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提倡诚信友爱,强调人际关系。由和谐文化的特征可知,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描述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Wallach(1983)的支持文化,意在建立友好的环境,鼓励员工平等、互进,倡导开放、和谐,强调“家”的价值观;Quinn(1983,1984,1991)的团队文化,关注内部,强调灵活,提倡关心、承诺、士气、讨论、参与和公开,关心人际关系;Mannlx(1995)的关系导向企业文化,强调关系,提倡建立和谐、合作、支持的环境;Hood (1998)的平等文化,鼓励高度的团队参与决策,倡导参与、授权和过程;Goffee和Jones(1998)的共有型文化,具有高度的社交性和团结性,企业充满了亲密、尊重和友善,同时企业目标放在优先位置。强调内部关系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宋联可(2006)认为Quinn(1991)竞争价值模型中的团队文化与和谐的企业文化最为接近,因此,可以借鉴相关理论来构建和谐文化理论框架,从而为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宋联可 企业高管

★人力资源老师 ★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 ★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 ★影响力集团明星讲师 ★培训旗舰店(www.5dclass.com)首席培训师 ★专栏作家 ★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特色课程:从心管理、CO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