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电子商务环境下人才如何管理

电子商务人才频繁流动给企业带来巨大风
电子商务的复苏,再次推动着网上创业热潮的兴起。目前,我国上千万的中小企业中,已经有近过半的企业开始尝试并越来越熟练地运用电子商务工具,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页总量已达84.7亿个,年增长率达到89.4%,网名数量2.1亿多,07年全年增加7300万,预计2008年上半年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这就使得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再次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据有关专家估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缺口使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频繁流动,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风险。
电子商务人才流动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可能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一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越深入,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依赖性越大,这种风险就越高。相比于其它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因全行业人才的大量缺乏,因而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电子商务人才频繁流动给企业带来巨大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员流失所带来的风险。电子商务是一门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和法律学科的新兴专业,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既需理论又重实际、既要技术又需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电子商务人才大量缺乏,其流失是困挠大多数企业的共同难题。传统企业中电子商务人才的突然流失很可能使企业刚刚起步的电子商务活动陷入混乱甚至停顿,而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中核心人才的流失,则可能导致整个企业运转失灵,甚至瘫痪。不但如此,电子商务人才的流失,还会导致企业无形资产外流和竞争战略外泄。
第二、无形资产所带来的风险。记得看过一篇文章,一位作者戏称电子商务是“点子商务”,因此电子商务企业最重要的一项资本就是其无形资产。网络世界的规则残缺和秩序缺少,使这种人才流失进而导致无形资产流失的事经常发生。流失的人才所带走的无形资产,象一颗颗种子,随时都可能萌发,克隆出像原企业一样的企业,从而为自己增加竞争对手。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华为当年人才的大进大出造就了众多的“小华为”。而其中,曾经与华为老总任正非情同父子的原华为技术副总李一男所创立的“小华为”港湾网络,如今却和华为兵戎相向,尤其具有代表性。
第三、核心机密外泄所带来的风险。通过获取对手的竞争战略与核心技术,把对手搞垮,是现代商战中常用的手法。因此,盯住企业的核心人才来挖墙脚,在商战中也就屡见不鲜了。因为,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不仅会使企业核心竞争战略外泄、核心商业机密外泄,而且还会使企业关键技术外流或使企业的关键技术无法发挥作用,从而使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局面。
第四、整合聚才所带来的风险。网络时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采用兼并的办法,在短的时间内抢占技术制高点,搭建起自己的人才构架。在这里,兼并不过是手段,赤裸裸地挖人、抢技术才是目的。如,曾经是搜索老大的雅虎,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以2.35和16.3亿美元的价格先后收购了Inktomi和Overture Services两家做搜索引擎的技术公司,然后将其所拥有的所有核心技术整合成雅虎YST技术,推出“一搜”,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其拥有自己的搜索技术的梦想。
导致电子商务人才流失的原因可以从宏观、客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
从宏观大气候来说,全球电子商务人才的大量缺乏是其迅速流动的根本原因。
从客观层面来看企业,首先,绝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高层领导),对企业间的电子商务认识不足,对电子商务人才重视不够,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其次,企业传统僵化的管理激励机制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僵化的激励机制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人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调动其工作热情,从而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再次,企业不能理解电子商务人才的真正要求。电子商务人才是知识型人才,更重视个体成长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工作环境的不透明、不公平、甚至企业前景的黯淡也会使他们立即萌生去意。
从微观电子商务人才自身而言,主要原因有三个:电子商务人才的稀缺性和技术性使他们“活跃度”很高,对企业稍有不满就会主动“出手”,而他们再找工作几乎不会遇到任何困难,这即使是在2000年网络寒流时也是如此。
电子商务人才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热情高涨,爱幻想,要求多,变化快,喜欢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外面一有风吹草动,就忍不住跃跃欲试。因为年轻又懂技术,他们往往自视甚高,有时很难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但他们又渴望良好的工作氛围及融洽的人际关系。当他们把人际关系搞得很糟之后,往往迁怒于同事和公司,从而一走了之。

  如何防范和控制主要人才的流失

企业电子商务人才流失的风险管理,包括电子商务人才流失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风险防范着眼于“留”,即密切关注企业内和企业外人才发展动向,建立人才流失的风险控制体系,千方百计留住企业需要的人,以防范风险的发生;同时建立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让人才的非正常流动难以发生或尽可能降低其发生率。风险控制强调的是“补救”,是指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时,要有及时的补偿机制,来控制风险的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以及必要的事后追惩机制,以防风险的再度发生。

作者:冯树军 初入职场

冯树军,国内顶尖级实战战略专家,《五金采购指南》总编。著名学者、作家、《IT168》、《中国管理传播网》、《管理新智囊》、《管理之道》、《财会信报》、《中国工业报》、《IT专家网》、《中国信息化》、美国《中华商报》等专栏作者、价值中国网首届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