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情感规律,化解心理冲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十七大报告指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一
怎样理解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们思想政治改造和有效的激励,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其他国家的政党所不能比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组织宣传的传统工作,在新中国创立和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一队阶段,对于是不是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贯彻落实。如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怎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着重从把握情感规律,化解心理冲突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新时期新背景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
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人终究是自然的一个部分,这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自己出生的年代,也不可能离开现实而去生活。虽然桥归桥,路归路,但它们最终还是要连接到一起。同样,作为自然产物的生命,也逃离不了自然的阴晴圆缺。而这反映到我们的岁月中,便产生了感情的上下起伏,人们称之为情感规律。而每一次上下起伏,带给我们的都是带着痛与伤的心理冲突。既然无法选择与逃离,那又当如何去把握情感规律,如何应对心理冲突,如何走过生命中的弯弯绕绕呢?
(一)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人文知识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媒体,获取人文知识可凭借视听,可以从课堂上、媒体中获取;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再高明的命题手仅以试卷也考不出人们的人文精神,因为人的精神在纸上是“答”不出来的。所以人文知识不同于、更不等于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一定具有人文精神。在当代,人文主义的实质主要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现在我们依然有着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依然需要在制度上继续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
(二)重视心理疏导
要想准确理解心理疏导的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从医学角度来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