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友泰咨询涂方根
组织变革,在系统设计和实施规划方面,就是要很好解决系统思考与定点突破和谐性统一性难题。案例一:失效的组织变革现状:A公司是境外资本收购内地国有企业后组建的合资公司,外资处于控股地位,多年以来董事会没有按照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去管理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到2001年,大股东开始全面介入公司经营管理,经审计,发现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大量侵吞资产等诸多违法犯罪行为,企业经营管理更是漏洞百出。董事会开始下决心要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组织变革,希望改善公司现状。
处理办法:首先,抓紧采购环节的监督控制;其次,狠抓经济犯罪案件的调查,将大批相关高层相继绳之以法;三,全面清理收购前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离退休的老同志老干部和下岗分流问题;四,全面割断关联辅业的多种经营与公司的业务来往;五,实施竞聘上岗,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人事变革;六,准备立即启动薪酬与考核大改革。主要工作的时间集中在半年内完成,整个时间跨度约一年半年。
效果:公司内外人心惶惶,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显性的和隐性的矛盾、企业的社会的冲突,错综复杂的多层次的矛盾一下子交织在一块,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恶性事件,如罢工、示威、游行等抗议行为,激化了矛盾,董事会威信大打折扣,公司处于瘫痪状态。
评价:组织变革的处理办法,从法律上看,基本上是对的;从管理上看,错了大半;从国情上看,大错特错。基本上违背了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的基本规律,思路上过于理想和幼稚,操作手段上急于求成,缺乏系统思考和周密计划,事先的危险预警和事后的危机处理都缺乏应有的变革管理经验。
案例二:成功的组织变革
现状:B公司(与A公司是同行业)是某国有大集团控股的下属公司,外部行业竞争加剧,员工满意度低、人才流失、成本控制不利等内部管理问题突现,集团考虑要加强母子公司管理的监督控制,同时准备实施组织变革,随后对B公司进行组织设计、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系统设计。一场系统的全面变革开始酝酿。
处理办法:先进行管理诊断,完成公司战略梳理,而后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形成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详细设计了公司薪酬、考核、招聘、培训、人力资源规划和职业生涯管理办法,起草提炼形成了公司的文化纲领和员工手册。在实施阶段,首先,在制度设计创新方面就全面考虑了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其次,系统制定了组织变革实施的详细规划、具体进程的时间表、实施细则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再次,系统设计了过渡阶段的风险管理和意外应急措施;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手段进行宣传讲解,一方面进行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理论的系列培训,在贯彻前让员工深入参与强化互动的沟通讨论,使心理适应和变革氛围作好铺垫;最后,实施组织结构调整,操作竞聘上岗。往下才开始实施新的人力资源全套新方案。整个时间跨度约两年半。
效果:在岗的下岗的员工都能心态平和地理解各项改革,接受程度比较高,安全、稳定、成功地完成了系统的组织变革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人心稳定顺畅,公司业绩开始有良好的转变。
评价:优先在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是关键,整体变革工作有规划有细则,核心内容、附属配套工作和风险防范都有良好的安排和周密的应对计划,良好的宣贯和培训工作在思想观念解放方面功不可没,实施步骤上采取“夯实了前进一步,夯实了再前进一步”的思路,比较符合渐进式组织变革的规律。
为什么同行业的两家公司的组织变革的效果会相差如此之大呢?如何阐释个中缘由?
首先,组织变革规律有很多,组织变革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归根到底,永远离不开的,必须解决的,也是最关键的两个基本问题,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这是检验变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利益分配机制是必备的根本前提,思想观念是有效的保障系统,两者缺一不可,都要均衡考虑,实现和谐性与统一性才能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实施。
按照变革的基本步骤来比较两家公司,对于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两个关键问题解决,在两者解决的思路上和具体手段方法上可以明显看出其差距,也就不难理解A公司组织变革会失败失效,而B公司会取得成功。
表一:组织变革中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问题解决比较
变革步骤案例1:A公司案例2:B公司
利益分配思想观念利益分配思想观念
管理诊断分析考虑不周完全空白多方兼顾及早动员
主体方案设计只讲法律,单方
考虑董事会利益少量生硬宣传,
缺乏人性均衡性设计,充
分考虑历史与老人,董事会让利管理培训先行,
常规宣传紧紧配
套跟进
实施方案设计没有没有过渡期方案征求意见参与修改讨论
实施准备没有没有冷静期公开变革相关文件配套制度宣讲
具体实施大刀阔斧,全面
推行强制推行,程序
不公开步骤科学合理,
公平公正公开平稳离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