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智识价值
当最近听黄先生提得最多的是词汇“智识价值”故而觉得自己影像中看过这篇文章,因此用GOOGLE搜索一下就找找黄力泓先生在价值中国网上博客,现将全文分享如下:
当经验只有变成公式或流程才有力量—黄力泓
当我们提到个人发展的时候,往往强调其工作经验;当我们提到企业发展的时候,往往强调流程。其实都很重要,没有绝对的哪一方不好。
具体来说工作经验和流程之间缺少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公式或者固化的模式。
一、什么是经验
什么是经验,经验就是经历的体验,有经历才有体验,没有经历自然也就没有体验。人生大都在经历的检验的积累中工作、生活、交往,知识只有通过经历才能融入到体验中,才能获得有品质的人生。
很多的人有经历也有体验,遇事、遇人都知道怎么处理,但仅仅限于自己的心知肚明,无法用规律、规范地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可以与人共同分享的智力成果。人生之苦就苦在一切的体验必须从0开始。知识可以随时学来但不能代替体验,知识只有经过实践转化为体验,然后再经过总结、归纳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再次上升为知识才会更有价值、更有力量。
其实人脑与电脑一样,都能进行非常严谨的运算以及逻辑判断,人之所以会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事作不同的判断和理解,原因就在于其上一次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中得来的体验或者说是以往经历中得来的体验的积累。而大凡人最原始的体验和并原始体验基础是得来的体验的积累往往是不准确的,所以人经常会犯错。尤其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体验都是相互的和相对的,两个之间的是非曲直往往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或者说每个人都是依据各自不准确的体验来对人、对事作出判断,这也就是经验主义要被批评的原因。所以作为一诚实的人,应该随时随地愿意说这一句话“也许是我错了。”
二、公式或流程就是经验的系统化、标准化
经验是可以表述的,这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如果经验不可以被表述,人类就不可能有浩如烟海知识和文化,一切的知识和文化都来自于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本身的体验。人类总是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力量,并又不断通过新的体验来完善和发展灿烂的知识和文化。
人类就在这种不断的体验中获取新知识和力量,并逐步成长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力量的就是公理、公式、定理、定律和流程,前面四个稍有知识的人都不难理解,但最后的一个流程,对大多数人来说至今还缺乏生活化的认识和理解,而恰恰是这个流程成了现代社会文明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人类发展至今,政治是个流程、法制是个流程、审判是个流程、管理是个流程、生活也是流程。从国家、政府、司法、企业、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其实都处于某个流程控制中,就象日落日出有规律一样,如果不是这样整个社会就会显于混乱和动荡不定之中。
具体来说,民主是个流程,民主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方为有效;法律必须按法定的程序制定和产生才为有效;法院审判案件必须按法定的程序方可进行,现代企业的管理也逐步进到流程的模块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首先是要特定的流程和工艺进行;每个人的一生也似乎都在程式中进行,工作生活也似乎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以上的流程除了国家的、政治的、法律的、审判的流程是法定的或公认的外,企业管理的流程、个人工作、生活的流程,既有公认的、法定的也有自我设定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当事人自治。
但是企业是多种多样的,人更是纷繁复杂的,每个企业和每个人自我设定的流程也总是有区别的,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和区别就在于每个人的流程不一样,区别在于认识思考判断的过程不一样,为人处事的过程不一样,就比如下象棋一样,即使目的、目标是完全一样的,过程都是千变万化的。
应该说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包括到现在也仍不能解决好,未来也不能全部解决这种因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但是人类一直在努力,项目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国防、航天、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建筑和医药行业,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系统解决因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而产生的集成效率低的困惑,把项目管理中成功的经验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产生了许多的帮助人们思考与行动的工具模块。许多学习过项目管理知识的人把项目管理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在改善生活的质量与品质、人与人之间关系等方面得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经验是可以表述的,而且可以在思维与行为上进行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这也就是所谓的管理模块。
三、生活中经验如何公式化或流程化
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可以明示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块,即公式化或流程化。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实在是太宽泛了,在此我就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 样判断一个人,是作为普通的熟人、生活中的朋友还是事业上的合作者。
两个人总有第一次见面、吃饭、喝酒等等交往,但对人对事的判断往往都是从这些简单的交往中得出的。
1、初次见面,日常的简单对话就能对一个人形成初步判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