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使无论是世界知名的跨国巨头,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民企,都普遍地措手不及。为了应对危机,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求自保。在人力资源方面,除了普遍降薪以节省成本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拿出最令员工畏惧的“杀手锏”——裁员。一场世界性的裁员风暴已席卷而来!
金融危机催生世界性裁员风暴
以下是奇正管理俱乐部整理的部分企业裁员情况:
公司名称 国家 行业 降薪/裁员 原因
美国银行 美国金融未来三年裁员30000余人公司计划通过未来三年的裁员,应对日益恶化的经济环境以及完成对美林公司的消化吸收。
力拓 澳大利亚 采矿 裁员14000人 以缓解全球市场金属需求下滑给该公司带来的沉重债务压力。
索尼 日本制造裁员16000人削减对电子产品业务的投资,关闭一些工厂,以实现年削减1000亿日元(约合11亿美元)成本的目标。
瑞信集团 瑞士金融裁员5300人公司表示第四季以来的亏损反映市场震荡,以及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包括风险价值减少34%。
杜邦 美国制造裁员6500人该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调整后每股亏损20-30美分,先前预期的每股盈余30-35美分。
AT&T 美国 通讯 宣布裁员1.2万人 AT&T宣布,因经济低迷,决定从12月起至2009年全年进行裁员和减少开支。
TVB 中国香港娱乐裁员212人面对金融风暴的冲击,公司预计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为了未雨绸缪,裁员以节省人手,维持竞争力。
宝钢 中国 钢铁 全员工资将下调10% 钢铁行业不景气,公司压缩成本,争取实现盈利目标。
联想 中国 IT 杨元庆默认将进行大裁员联想二季度在纯利方面仅为2300万美元,同比下降高达77.7%。
博客网 中国 IT 裁员40人左右宣布所有员工可以自由离职,也可留下,但均没有工资,和宣布解散无区别。
TCL电脑 中国 IT 裁员至30余人 被TCL集团转让82%股权后,可能彻底退出PC市场。
中信证券 中国 金融 部分员工薪酬最高降幅达到了20% 基于对2009年市场严峻挑战的预判,提前控制费用。
摩托罗拉(中国) 美国通讯中国区小规模裁员母公司全球裁员3000人,将为摩托罗拉节省8亿美元开支。
摩根士丹利 美国金融已裁员4400人,再裁员2000人,并继续加大裁员规模通过裁员走出困境,把重心再次放在其充任金融中介的角色上。
汇丰银行 中国香港 金融 9月份裁员1100名员,传将继续在亚太地区裁员600人汇丰在北美遭受了140亿美元呆坏账和资产减值。
通用汽车 美国汽车裁员500人,并削减工人福利美欧市场汽车需求量不断下滑,需要削减成本100亿美元。
谁是下一个?
客观地说,企业在面临困难和危机时采取降薪乃至裁员措施,当然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如何妥善地做好降薪或裁员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降薪和裁员给企业造成的伤害?却是一个迄今为止多数企业都还不能正确有效处理的大课题。
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闫A在一家公司已经干了5年,工作做得很熟,干起来得心应手。随着资历的深入,他的工资级别也一点点在提高,可以说每年的收入都有所增加。本来闫对工作感到挺满意的。可是,金融危机的突然降临,令他所在的企业无法承受重压,采取了裁员和降薪。一批和他年龄相仿的员工都被裁掉了,虽然闫A暂时躲过了此次的裁员风波,但他仍然面临降薪,起薪、各种补贴都大幅度减少,他并不知道如此降薪将到何止停止。更让他担心的是,“下一个”被裁掉的员工会不会就是他?
29岁的肖小姐原计划今年要个孩子,但对于裁员的担忧让她推迟了计划。“如果公司真的要裁员,那生完小孩回来可能就没有我的位置了,再说抚养孩子成本这么高,没工作怎么行,再等等算了。”而之前准备跳槽的同事也没动静了,“工作难找,再说如果要裁员还不先从不安分的开始?”加薪、年终奖之类的话题半年来再没在办公室里听到了。“我们现在流行三不政策:不敢怀孕、不敢跳槽、不提加薪。”
G企业的HR专员也有同样感受:“我觉得金融危机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变得很难把握,企业并没有照顾到员工的情绪,甚至给员工制造了更多的紧张气氛。如果这种情绪化的行为一直持续,就会给企业造成更多的负面效果。”
“裁员综合症”反映情感管理缺位
上述事例表明,由于没有妥善地处理裁员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患上“裁员综合症”。许多企业在采取降薪、裁员等自救措施时,并没有注意到员工的心理维护,从而引发员工的群体性心理危机——员工们人人自危,生怕自己的饭碗朝不保夕,工作状态和质量下降,服务品质变差,工作漫不经心、糟蹋材料,内部的争吵或乖戾行为不断发生,同事之间冷漠、猜疑和明争暗斗,等等……这些造成整个职工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的下降。这恐怕是比经济危机更要命的事情!
企业采取降薪或裁员举措,其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存发展的最根本保障靠什么呢?靠的是人,是团队,是人心和团队的稳定。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最危险的就是人心不稳,军心涣散。如此我们采取的降薪和裁员导致人心涣散,使企业团队失去基本的稳定性,那么,这个企业靠什么来实现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