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花旗联合CEO的权力对决

    1998年4月,美国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合并成为花旗集团,最初由旅行者集团CEO桑迪·威尔和花旗银行CEO约翰·里德担任花旗集团联合CEO。但时隔不到两年,花旗内部的权力纷争则以里德出局、桑迪成为唯一CEO落幕。在这场和桑迪·威尔争夺董事会控制权的斗争中,以花旗为至上光荣的里德由于用权不当而落败,或者说,他输给了桑迪的政治手腕。

  文 · 王子煜

  

  1997年2月,摩根士丹利以100亿美元收购了以低收入者为服务对象的添惠公司。这桩被戏称为“穿皮鞋的娶了穿草鞋”的合并案大大刺激了以并购起家,并一直在努力打造金融帝国的桑迪。桑迪秘密接触花旗银行的CEO约翰·里德,希望促成旗下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的合并。

  与行为粗鲁并习惯依赖直觉的桑迪不同,里德优雅、拘谨而理性。在桑迪向他兜售合并的美妙前景时,一贯沉着冷静的里德也兴奋起来。花旗已经成了巨大、臃肿的官僚机构,里德一直试图对其进行重整。而桑迪是一个无情的成本控制者、精明的谈判者和注重实效的管理者,其技巧或许可以帮助花旗进行强制变革。

  里德最终同意与桑迪进行“一股换一股”的平等合作,并且接受了桑迪主动提出的“两人作为联合董事长及CEO”的提议。里德在合并备忘录中认定,他和桑迪必须形成一种同进同退的合作伙伴关系。然而,这份备忘录在后来两人关系恶化时并未发生作用——旅行者集团的法律总顾问查克·普林斯以这句话“没有法律上的必要”,成功地在股权委托书上删除了它。

  在合并方案提交给花旗董事会讨论通过时,董事们一直在考虑两人分享权力的可行性,毕竟有时代—华纳的前车之鉴。此时如果里德稍具进攻性,也许权力的天平就要重新平衡,毕竟是他一手打造了花旗,董事会也让他对桑迪多加防范。但为了花旗长远发展,里德保证说,他们将和平共处,而且里德认为他和桑迪都已步入职业生涯的尾声,没什么好争的。最终,董事会通过了这个世纪合并案。
  

  权谋家的“三把火”

  里德一贯低调,矮胖的并购商桑迪则喜欢出风头。为了快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桑迪首先拉上里德去拜见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还极富政治头脑地安排了与克林顿的电话交谈。桑迪的感染力也开始“燃烧”花旗人。负责为里德处理公司与新闻界关系的杰克·莫里斯表示,在开始筹划合并的几个月里,他看到桑迪的次数比在10年里看到里德的次数都要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使是花旗的高级经理人,想要预约里德都有些困难。此外,桑迪是个很爱打听小道消息的人,他或者打电话,或者在公司的大厅里闲逛,不断地打探、哄骗别人的闲话。在他第一天进入花旗时,平时习惯了里德的冷漠的花旗员工们,都被桑迪亲热地拍肩膀和“叫我桑迪”的作风惊呆了。里德则更希望有自己独处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不过,花旗人很快就体会到桑迪热情背后的另一面。桑迪习惯于亲自动手,并要求自己始终成为注意力的中心。他喜欢白天晚上都谈生意,因此大家都要有留下来熬夜加班的准备。与里德对经理人“放任自流”的管理风格不同,桑迪要求他的下属对他敬若神明、唯命是从,以至于在他的办公室外会有一个信号牌,告诉大家今天桑迪的情绪好坏。

  里德显然注意到了两者的风格差异,并告诉采访他的《财富》杂志说:“旅行者集团是由一个人建立的公司,人们都为桑迪工作。但我认为花旗不是一个人的公司。”显然,此时里德还没充分意识到,桑迪无论在哪里都想要成为船长。
  

  背叛者”出局

  里德是个技术痴迷者和“关注系统的人”。他改造了花旗银行的后台运营部门,为公司节省了数十亿美元。在里德眼里,人是镶嵌在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一些轴承,当组织运转不畅时,替换一些轴承是正常的。因此,这位花旗银行领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重视技术超过重视人的改革者。为了给官僚化的花旗银行带来变革,他频繁地更换公司的经理人。最近10年来,他已经解雇了好几位可能的继任者。此外,在管理风格上,里德从不要求经理人对他“忠诚”,对组织中的人表现出了淡漠和超然的态度。

  桑迪对人的态度完全不同,在他眼中,忠诚比能力和专业远为重要。当他的得力助手杰米·戴蒙越来越独立时,桑迪与他的关系日益紧张起来。

  杰米•戴蒙1982年进入当时的美国运通公司,给时任美国运通总裁的桑迪当助手。1985年6月,在桑迪与郭士纳争夺权力的斗争失败后,戴蒙追随桑迪离开美国运通。两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套公寓里合租了1年,共同谋划东山再起。1986年,他们一起前往马里兰州接管了巴尔的摩商业信贷公司,1988年又与Primerica公司合并,此后经过一连串的购并,形成了旅行者集团。在这一阶段,两人的情谊随着事业的发展日益加深,桑迪不仅把Primerica公司和旅行者集团两家公司的总裁头衔让给了戴蒙,而且还曾自豪地表示:“我有一个儿子,他有一个父亲,我们不是相互利用,我们之间是真挚的爱。”

  1998年桑迪成功收购花旗,戴蒙被普遍认为是接任花旗掌门人的不二人选。然而两人却出现了分歧。新花旗成立后,桑迪与里德共同执掌CEO大权。里德非常欣赏年轻有为的戴蒙,有意将其栽培为下任CEO;戴蒙也发现桑迪与里德的经营理念差异,并与里德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作者:李明伟 初入职场

《中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中欧商业评论》由全球排名第八、亚洲连续六年第一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于2008年5月创刊并管理杂志的日常内容工作;此前就职于国内领先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有着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和企业调研经验,对公司战略、内部经营管理、领导力、商业逻辑、产业经济等领域有着独到的观察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