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企业高管薪酬演变趋势

企业高管薪酬演变趋势

内容提要:企业高管也是资本所雇用的劳动者,他们是资本雇用的能提供复杂劳动的高层次劳动者。所以广义角度看,高管薪酬也受资本与劳动者之间整体关系的制约,总体而言,资本居于主导地位。但与企业的中下层员工不同,企业高管在企业的战略性或重大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是他所在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高管所掌控的这一类重要社会资源,反过来又成了他们与资本所有者讨价还价的筹码。

从根本上讲,之所以企业高管在与资本的薪酬谈判中也有不能小视的力量,同时,企业高管与企业的中层和基层劳动者相比居于强势地位,是因为,商品生产社会在很长的时期里,称职的企业高管,属于较稀缺的劳动者。他们是一个相当狭小的社会阶层。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基础状况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支撑普及化的高等教育。

着眼于整体基础条件的重大变化,与社会经济文化尚处于不够高的阶段不同,现在,有能力成为出色的企业高管的劳动者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大幅度地提高了。能够胜任企业高管的人选不再像以往那样稀少了,不再是特殊的社会阶层了。这样的变化,对于全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于范围很大的劳动者个体,都是意义重大的。这一十分重要的事实表明,企业高管的薪酬与其他层次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缩小的客观基础,正实实在在地形成中。目前这方面的现状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而且,高水平的现代大企业,其所需要的一线职工,也不再是单纯的简单劳动支出者了。他们中的很大部分,现在属于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是一定程度的复杂劳动支出者。原来那种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企业高管这一层次劳动者的社会基础,一部分已不复存在、一部分已开始动摇。

客观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提示人们:就长远的必然性讲,不仅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有提高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也不可能改变这个必然趋势,而且,在此过程中,各类劳动者工资的相对差距将有缩小趋势。当然,真要达到这样的结果,还有赖于相关社会力量的主观努力和社会经济政策的适时调节。

企业总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巨额薪酬,是当代社会相当引人注目的事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此,中国这样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同样如此。例如,美国的大银行或其他行业大企业的高管,几千万美元年薪已不在少数,更高者甚至年薪上亿美元。要知道,这是作为企业高管的年薪,并不是资本的利润分配。而美国的普通蓝领劳动者的年工资不过3万美元左右。现今中国,大企业高管年薪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而生产方式尚无重要变化的中国农村地区的很大部分,年收入低于1、2千元的农民数量依然庞大。与美国相比,中国大陆企业高管巨额薪酬与低层劳动者收入之比,是只高不低的。归结起来,当今世界,与企业基层的一线操作工、单纯性体力劳动者的微薄工资相对照,企业高管的巨额薪酬无疑是非常突出的。

那么,企业高管的巨额薪酬是否合理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我们在此,既要对相关的制度有所探讨,更要分析基础性的社会条件。

企业高管的巨额薪酬问题,此次美国的金融危机中表现得相当尖锐,也引起美国公众的高度关注以至斥责。对于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大数量的学者和大众,认为银行等金融企业的贪婪经营,追求短期高额利润、追求巨额奖金、罔顾已经形成的和潜在的巨大风险,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因而学者、政府人士与公众的相当多人,认为对银行等金融企业高管的薪酬尤其是对巨额奖金,有必要加以限制。相反地,银行的高管们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今年初,危机远未过去,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众多银行,就纷纷传出将发放2009年度巨额奖金的消息。同时也传来了各国政府要对银行高管发放巨额奖金加以干预的信息。上述情况说明,企业高管的巨额薪酬问题,不仅蕴含的深层次社会关系需要研究,其所涉及的相关社会政策和宏观调节问题,同样引人注目。

但是,如果暂且撇开宏观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政策问题,而是首先分析深层次的社会关系,那么,企业高管也是资本所雇用的劳动者。他们是资本雇用的能提供复杂劳动的高层次劳动者,就是现今人们喜欢讲的高级打工者。所以广义角度看,高管薪酬也是受劳资双方达成的合同的约束;因而从根本上讲,企业高管也不可能强迫资方(股东、董事会)接受对资本显著不利的高管薪酬考核规则。资方一旦对企业高管不满意,一般讲,是否解雇该企业高管的主动权是在资方一边。

实际问题并非如此单纯。与此有关的实证研究方面,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在不少重要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有些重要内容,是企业经营管理、独立中介机构对企业会计审核的实际问题。以下几点就相当重要。

(1)以企业的利润、营业收入为最重要的经济指标,评价并衡量企业高管的薪酬,这对于资本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国家,是并无多大区别的通行做法。而且,确实,利润为关键指标的衡量是有其必然性的。这一类衡量方法,虽然其着眼点是各个企业的效益,但全社会的整体效益就是建立在各个企业的基础之上的。可是现今人们都知道,企业的会计报表反映的利润、经营收入、资产、负债指标,并非完全决定于实际经营状况。有选择的会计处理方式及其他不正当手法,会程度不同地扭曲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中介机构的公正审计也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还原真相。

作者:戴英马 初入职场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何炼成评价作者专著《理论经济学》:“另辟蹊径,写出了新意,说明下了很大功夫。”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教授认为该书“已经自成一个体系”。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学院副院长金雪军评价作者专著《论社会主义再生产》:体现了“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专著对社会再生产公式的表述、价值构成的内容、固定资金的更新、固定资产折旧费与积累的关系---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