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原子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管理者,如何才能设计、规划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诚然,一定有讲究,一定有方法。关键点在哪里?笔者以为,就在于能否“事先”把核物理学意义上的,当然也是经济学、管理学意义上的“质量亏损”机制设计、规划出来。能设计、规划出来的,经济体便有核心竞争力,反之亦成立。能否设计、规划出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衡量一个企业家、管理者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经济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何才能把具有“质量亏损”性质与意义的经济机制构建起来?真有这么大的作用与意义吗?是的,只要我们看看原子核是怎么“管理”的就知道了。
01·为什么说经济物质由经济意识规定?
关于经济、经济体究竟、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学术界至今也没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是一个过程,经济体是一种组织。可以肯定,上述认识既不准确,亦不科学。笔者以为,比较准确而科学的解释应该是——无论是经济还是经济体首先是一种物质。就像其他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一样,没有本质区别。不能因为人类总是穿梭在一定的经济事物中,难以看到经济的庐山真面貌,就说经济不是物质。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经济如果不是物质,就不运动了。
凭什么说经济、经济体都是物质?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这个世界是由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构成,经济事物、物质自然是不能例外的。至少大家应该承认,各种自然资源、能源,企业和存在于企业的生产资料,在经济中最为活跃而有生气的人等,都具有物质性,并且其自身也是由物质构成。其次我要说的是,经济物质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物质的层次要高,高就高在,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人类的认识决定的,或者说它与人的认识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并且始终是由人类的认识高度将其范围拓展……
换言之也就是说,一种事物是否具有“经济性”,离不开人类对这种事物的认识程度的决定,或者说一种事物或物质是否具有“经济性”,全都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的首任或主要领导者的思想派生。有时,这种思想虽然也有“集体创作”的痕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经济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都是一定的、人类的、认识的高度决定的,否则人们将无法解释,人的行为举止,是靠着人的意识、认识来支配的这一事实。显然,笔者在这里省了意识由物质决定的过程。
也就是说,一旦人的某种经济意识确定下来,它便具有了支配、指导经济事物、物质运动,并向着某种特征的方向运动的能力了——虽然结果有可能不尽人意,也有得到是事与愿违的一个结果的可能,但经济事物受经济意识、认识支配这一点,是谁都否认不了的。难道不是吗?“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为什么搞不上去?不就是因为有一种脱离了客观实际的认识?再问,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又为什么能够搞上去?当然也是由于有一种能够做到与客观实际、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认识了。以上说明,经济不经济,均是人类经济意识、认识的产物。
02·为什么说经济物质全都是有质量的?
其实,只要把经济物质确定下来也就等于把经济物质的质量属性确定下来,因为世界上找不到一种没有质量的物质。
或许有人会说,质量是重量的概念,难道经济、经济体是可以“称重”的吗?如果您有这样的认识,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说明您还不了解什么是物理学意义上的质量。首先我要说的是,把物质的质量当作“重量”是当然物理学界的最大悲哀,当然也是牛顿力学的最大的悲哀了。爱因斯坦说,“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度量”。什么意思?就是说看一个物体究竟有多大质量,不在于它有多么的“重”,也不在于它有多么的“大”,而在于它究竟、到底能够为我们释放出多少能量出来。
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究竟、到底能够为我们释放出多少能量出来,是衡量一个物体究竟、到底有多大质量的依据。质量与经济学、管理学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无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哉。这样,我们也就自然得到了经济质量的概念——经济质量不是别的,正是经济事物的使用价值。诚然,这里讲的“使用价值”是广义的,具有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之意义,当然也是能够与物理学意义上的质量沟通的。换句话说,因为物质、经济物质都具有使用价值,所以物质、经济物质都有质量。
这样,笔者也就把如何考量物质、经济物质的质量依据、标准等一并给大家阐释清楚了。当然,具体考量方法未阐述。
能够把“经济质量”与“使用价值”沟通到一起,无疑是“相对论经济学”和“量子经济学”的一个伟大发现与伟大创举,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使经济学、管理学从此建立在了物质的基础上,可量化的基础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次大发展、大跨越。当然,它也是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如何才能结合在一起的一次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常识。这是因为,如何才能对经济事物、物质进行量化,一直都是经济学、经济统计、管理学的大难题。
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把经济学、统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是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因为从此人们就可以借用物理学定律、方法对经济事物、物质来进行量化了。不仅如此,它还能够使我们认识、发现、找到物理现象与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并能够使我们通过物理现象去发现、预测经济现象,当然也能通过经济现象去发现、预测物理学现象。正由于如此,笔者才在一些文章中指出——“经济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定律同样适用于经济学研究”。
03·经济质量大小为何由经济关系决定?
其实,笔者之所以要在上述阐述原子、原子核、原子的核心竞争力,并把它们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来进行“沟通”,根据就在这里,决不是借题发挥而已。那么,笔者又凭什么说,经济、经济体有“核心质量”的存在?拿什么来证明这一观点的成立?这里,笔者要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核心,自然界的物质如此,人类社会中的事物亦然。自然界中的物质自不必说,那么什么又是人类社会物质形态的“核心物质”或“核心质量”?我的回答,不是别的,正是其文化信仰。
为什么说经济的“核心物质”或“核心质量”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而不是它的经济实力什么的?因为一个企业、国家、民族就算曾经有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也不够几个“败家子”祸患的。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甚至包括最后一个封建帝国清王朝在内都曾经做过世界经济第一的宝座,而它们为什么先后都没落了?毫无疑问,全都是由于其文化信仰的缺失造成的。反之当然也就说明,上述朝代的经济繁荣,依赖其文化信仰。
诚然,我这里讲的文化信仰是一个包含了思想、科技、文化、制度和创新精神的东西,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简单的文化范畴,而文化无疑又是其核心之所在——主要表现在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上。于是,有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文化信仰”或者说“文化创新”为何是“核心经济物质”或“核心经济质量”的体现。很显然,“文化信仰”或“文化创新”好象与“核心经济物质”或“核心经济质量”的构建没有多大关系者也。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
错在哪?错就错在,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物质的质量全都是由非物质、非质量物质决定而非由其自身决定。宇宙、星云、星系的“经济实力”够大的了吧?但是,如果它们不按规律运行就不会有好下场,难道一个经济实力特别巨大的经济体就不是了吗?美国的经济实力是世界上最大的了吧?它为什么还会爆发经济危机?那么,美国式的经济危机是由什么决定的?可以肯定,是由其已经没落了的文化信仰的决定的,表现为缺乏上述各种创新。与上述朝代的灭亡没啥两样。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另一个问题——我所说“核心物质”或“核心质量”,讲的是不同事物或物质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如果有人把它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所讲的“生产关系”也可以。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又一个问题——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思想是不对的,而事实上是,相反者也。为啥?就因为物质是否具有“经济性”或其“经济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生产关系决定,而不是由其体积、重量决定。原子核的质量、体积可谓小也,但却能产生出巨量核能!
04·为何我们有向原子核学管理的必须?
上述我们一起讨论了经济的物质性、经济的质量属性和衡量经济质量大小的客观依据——经济关系;下面我们再具体研讨一下经济质量的大小与企业、经济体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现在,在我们的企业界、管理界有不少妄谈“核心竞争力”的人,而笔者之所以说他们“妄谈”,就是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企业的、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误以为只要“下级能够绝对服从上级”那就等于企业、经济体具有了核心竞争力,而不知其中有这么多学问。
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个企业、经济体要想获得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过程,因为只有在上述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用很小的物质就能创造出很大的经济能量”的目的。这是因为,经济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能够“用很小的物质就能创造出很大的经济能量”,而要实现之就必须得走企业、经济体创新之路。过去,人们认识不到这一点,结果干了不少的用了很大的、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能创制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蠢事。
诚然,这是不符合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原理的。怎么办才“符合”呢?笔者以为,我们完全有向“原子核”学习管理技术的必须,因为原子核就是一种质量、体积都非常小,而其能够产生的能量又特别的大的东西。(1)它占有的、使用的物质资源最小,而能够产生的能量最大。(2)通过中子、质子自身的“质量亏损”,以实现团结电子、调动电子坚贞不虞地围绕着自己转,达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其他非原子结构物质)的目的,使自己成为宇宙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层次。
原子核所具有的上述能力,难道不是我们人类应该很好地加以学习的吗?那么,原子核的上述能量又是怎么产生的或是怎么获得的呢?笔者现在就告诉读者,其善于“质量亏损”者也。什么意思?就是说原子核通过自己的、主动的“质量亏损”实现了自己的可持续赢利——“用很小的物质就能创造出很大的经济能量”。反之当然也就说明,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企业、经济体之所以亏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把自己做得好大,而不管职工的、人民的疾苦,而不管别人的亏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