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从德国的“闪电战”看市场竞争的组合策略

    死亡之神塔那托斯在一座森林里休息,但是被动物们聚会时的欢笑声吵醒了。塔那托斯非常愤怒,他用泥土制作了 一只怪兽,让它吃光森林里的动物。于是,这个怪物每天都会吃一只森林里的动物,整个森林陷入白色恐怖。动物们聚在一起想办法,最后推举力量最大的黑熊去除掉这个怪物。黑熊虽然力气非常大,但是行动太迟缓了,再大的力气却打不到敏捷的怪物,结果精疲力竭的黑熊被怪物吃掉了。动物们又推举速度很快,力量也很大的老虎去对付怪物,老虎用尾巴扫怪物,用爪子扑怪物,用嘴咬怪物,但是怪物都没有受到致命打击,结果老虎也被吃掉了。

  这下动物们没了办法。此时,智慧女神雅典娜出现了,她告诉动物们,那个怪物的弱点是脸上唯一的一只眼睛,如果能够准确的弄瞎它的眼睛,它就会死去。能够做到这点的必须是一个兼具力量、速度,还能够出其不意进行偷袭的动物。最后,经过筛选和比较,动物们觉得老鹰最适合,于是让老鹰去除掉怪物。老鹰来到怪物所在的上空,盘旋着观察怪物,等待机会。当怪物打哈欠眯起眼睛的一瞬间,老鹰从天空中以极快的速度冲下来,如铁钩一样的嘴啄向怪物的眼睛。怪物看到了冲下来的老鹰,但是速度太快,太突然,躲闪已经来不及,怪物本能地用手臂去挡老鹰的嘴,结果因为老鹰的力气很大,速度很快,鹰嘴穿透了怪物的手臂,刺瞎了怪物的眼睛。怪物惨叫几声,化作泥土,死掉了。

  令对手胆寒的闪电

  上面讲的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由这个故事产生了一句希腊的谚语:“当兼具了集中的力量、超常的速度和出其不意的攻击,天神都可以战胜”。的确,同时具备了以上三点对于打击敌人来讲,的确是非常厉害的,甚至可以用无可匹敌来形容。孙子在《孙子兵法》中也论述了这三点要素在军事上的威力。在现实世界中,有这样一种战术,即同时兼具了以上三点要素,其威力可以用骇人来形容,那就是上世纪30年代德国名将海因茨?古德里安创建的“闪电战”。

  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有世界公认拥有最强大海军的英国,拥有世界最强大陆军的法国和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广阔,军队数量最多,国防投入力度最大的前苏联。而当时的德国,从军队数量到军需装配,再到综合国力,相较欧洲列强都显得有所不足。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却轻取法国,把英国逼至崩溃的边缘,苏联也险些被德国全部占领,波兰、荷兰、丹麦、挪威等国更是被德国一带而过,几天内即纳入囊中。德国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是依靠什么来横扫欧洲的呢?除战争狂人希特勒的卓越领导才能与众多优秀的军事将领指挥外,“闪电战”无疑是德军一个重要的战争王牌。

  这个让欧洲各国谈之色变的闪电战其核心元素是:速度、奇袭、集中。在军事行动中,这三个要素即是战略,也是战术,战略上整体协同,全局性强,战术上精妙奇特,灵活多变。闪电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战争工具,飞机、坦克、装甲车、摩托车的速度优势,以超出对手反应的速度对敌人实施闪电般的打击,故称为闪电战。

  基本作战方式通常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军事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往往把敌人还没来得及起飞升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停机坪上,这样先发制人,轻易就可以取得战场的制空权,同时摧毁敌人的指挥系统,使敌人处于无指挥的瘫痪状态,随后,地面高速机动部队像一个楔形——前面人数虽少,但都是精锐、高速的装甲部队,目的不是打击敌人,而是为了冲破敌人的防线,以最快速度直插敌军心脏,后面大部队作为支援,并且给已经崩溃的敌军防线以更加沉重的打击。实施闪电战的德军往往以超过当时常规行军进度2—3倍的速度迅速地面推进,空中飞机机动灵活地进行协助。对于闪电战战略、战术的支持则是高机动性的部队、坚固迅捷的装甲、彪悍迅猛的机群与科学的物流运输及指挥调度体系。

  虽然闪电战是军事上的战术,但是其思想同样适用于商战,笔者以军事闪电战的思想理论为基础,提出“商业闪电战”的概念。将军事闪电战的哲学精髓移植到商业活动中来。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神出鬼没的军事闪电战,进而探索其在商业领域的价值与应用。

  闪电战第一要素:速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意图称霸欧洲,其主要对手与障碍是英国、法国和苏联,但是,还有一些实力虽然很弱小,却在欧洲战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这些国家成为了德国称霸欧洲,打倒英、法、苏之前要先征服的目标。德军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毗苏联,西邻德国,南达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占领波兰,前攻英、法时就消除了后顾之忧,后打苏联时还有了一个进攻的跳板。

  1939年9月1日凌晨,人们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德国出动了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空中和地面紧密配合对波兰发起了闪电式的攻击。首先是大量的飞机突然出现在轰炸目标的上空,集中轰炸波兰的军队营房、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波兰的500多架飞机还没有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大量火炮,汽车以及其它军用物资来不及转移便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严重破坏,波军一片混乱。几分钟后波兰即陷入瘫痪,反应速度大大降低,这样更加提高了德军的相对速度,地面的德国装甲部队以每天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此次战斗德军仅以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共14个师做为先头突击力量,像一支巨大的钻头,迅速冲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钢铁防线。整场战争中,波军几乎没有组织防御工事的时间,闪电战的速度原则被发挥到极致,这也是古德里安闪电战理论的首次实战应用。不到一个月,波兰投降,波军死亡近7万人,伤10余万人,被俘60万人。德军伤亡仅5万多人。

作者:史光起 初入职场

在职进修工商管理博士,职业经理人,中国画画家,企管专栏作家,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明日森林”中国贫困大学生帮扶公益组织创办人(www.581581581.com)。 政府颁发“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 更多信息请上网搜索关键词“史光起”了解。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shiguang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