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京
去年全年国内钢铁业的景气度并不算高。
2011年2月16日,工信部公布了2010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1年的展望,工信部统计显示,从重点大中型企业利润情况看,2007年以来销售收入利润率逐年下降,2007至2009年分别为7.26%,3.23%,2.46%。
而2 010年这一统计数据小幅回升至2.91%,仍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特别是2010年5月以来,受矿石等原燃料价格上涨,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钢材价格持续低位震荡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开始出现逐月下降。
但记者观察到,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并未“随波逐流”,虽然盈利水平有所影响,但去年全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上述统计中不难看出,去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亿元,较以往行业盈利水平总体并不容乐观。可记者同时发现,其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的利润约占83%左右,仅宝钢一家利润约占到了26%左右。
长江证券、国金证券等多家研究部的分析透露,钢铁行业本身具备一定的突围机会,今年年利润率环比改善的概率较大。
大型钢企产融结合初显成效
值得提到的是,“像宝钢、武钢等在内的大型钢铁企业之所以能够依然大幅赢利,除与经营规模、产品优势相关联外,这些钢企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方面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多年从事钢铁证券期货研究的杨喆表示。
据宝钢股份201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钢铁制造毛利率为14.06%,较上年同期上升9.75个百分点;钢铁销售毛利率2.45%,较上年同期上升0.12个百分点;而其他业务毛利率为15.03%,较上年同期上升2.72个百分点。
据悉,宝钢股份公司多年来专注于钢铁制造与贸易,而非钢业务主要有金融、信息等其他单元。尤其2007年宝钢利润来源,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在金融资本市场获得的。
负责主要金融业务的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安国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宝将通过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产业资本与金本协同运作的新途径,使产融结合成为推动主业发展到更高平的重要引擎。”
此外,记者了解到,成功开展产融结合的还有武钢。去年初,武钢集团与联想、武汉城投集团三家企业共计投资12.7亿股,至此成为汉口银行的第二大股东。也是武钢参股长江证券之后,第二次向金融类公司投资。
国都证券分析师王招华对此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武钢主营业务盈利情况并不乐观,是非钢业务在支撑武钢的经营运行。”
可见,随着国内大型钢铁集团向金融领域扩张,产融结合模式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金融业或成多元化理想切入点
目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已成功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
“金融业或将成为大型钢铁企业理想的多元化切入点”,来自攀钢财务有限公司的研究员何双喜介绍,钢铁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竞争力体现在成本控制上,而降低成本只能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下手。
显然,在目前钢铁产能过剩、国家对新上钢铁项目采取大力控制的背景下,并购的外生式增长模式显然比自我资本积累的内生式增长模式优越得多。
另外,大型钢企的一体化战略和并购战略无疑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早在2009年,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先后到中国电力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就产融结合问题进行调研时,就提出“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必不可少”。
在谈到调整布局和整合资产时,郑安国表示,目前宝钢的金融资产及非钢类财务投资与钢铁资产等量齐观,由于资本市场的核心价值向上游转移,投资(股权投资)将成为产融结合的最佳手段之一。
金融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这在何双喜看来,战略进入金融产业的多角化战略具有很多优点。
一是对于拥有庞大资金需求和现金流的企业集团,金融业可以并且能够成为其业务链的重要组成环节,相关性极强。二是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可以使其业务收入来源多元化,从而摆脱大型钢企实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
产融结合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
不难想象,我国大型钢企争相涉足金融业并非只为“于己有利”,他们并不缺少融资渠道。而是更多的恋上了“金融业的赢利潜力以及自身进入金融业的便利性”。
TK企业学习研究院院长张诗信在一篇博文中写道:“大型钢铁企业有其‘国有’的身份和‘天然’的影响力,这决定了它们可以轻易地进入金融业,也决定了它们有足够的自信在金融业获得良好的业绩。”
大型钢铁企业走“产融结合”之路确实对其自身发展带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我们不能为此忽视它背后的潜在风险。
张诗信对此提醒业内说,其一,由于大型钢铁企业的“国有”身份、“天然”影响力和庞大而又复杂的混业经营体客户观存在,将使得金融监管理部门很难对其在金融市场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这将极大地影响到金融监管部门未来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
其二,大型钢铁企业走“产融结合”之路,将不仅会致使现有的金融机构难以面向大型工商企业开辟多样化经营业务,并且其原有赢利模式和生存空间又将受到这类企业属下的金融机构的挤压,这将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随着传统的实体产业赢利机会减少,这一背景下,当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指望通过金融市场获取丰厚的利润时,或者对金融业务的赢利预期大于传统的实体业务时,它们极有可能会忽视对传统实体业务的经营与治理,其直接后果是不利于我国钢铁工业的整合与升级,因而将降低而不是加强我国钢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