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巴曙松《中国金融大未来》-阅读笔记

本文为个人在阅读巴曙松先生所著的《中国金融大未来》时所摘录的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笔记。纯属于学习交流所用,若作者认为有侵权行为,可及时与我联系。我承诺,讲即时删除!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应当是可以预计到的事情。在金融体系没有进行相应的转型和创新之前,中小企业本来就处于相对的弱势,如果遇到金融危机或者信贷紧缩,中小企业承担的信贷紧缩压力更大。从2008年11月份以来,为了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银行信贷投放空前增长,但是相当部分投向大型垄断企业和基础设施等,中小企业并没有明显感受到信贷放松带来的流动性充裕。[1]
截止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企业971.46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严格意义上的大型企业大约3000家而已。但是,这3000家大企业,成为此次应对危机,加大信贷投放的主要受益者。[2]
从更为长期的时期内考察,中国的中小企业中有80%左右是从来没有从银行体系获得过信贷支持的。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的银行业还有十分广阔的信贷扩张空间,同时也表明中国的中小企业所获得的信贷服务质量是相对低下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必须深刻地意识到,继续依靠原来的金融体系而不进行积极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可能在多年以后依然会是一个金融业的难题。[3]


[1] P216.

[2] P216.

[3] P216-217.

以上出自“巴曙松《中国金融大未来》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5月.”

并不代表博主观点。

作者:韩雪亮 初入职场

管理学博士,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论文评审人(2016/2018),省经济战略学会专家组成员,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等期刊匿名外审。参与或负责研究课题数项。先后供职于研究院、咨询公司、财经报社、中国人寿等单位。主要从事组织变革、组织情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