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并购战争中的谋略

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战略决策与投融资都更多的需要智慧与谋略的,就如我们在专题文章中所深入论述的,智业甚至可以作为资本、产业并列成为鼎足之势,可以给双方提供纽带、桥梁甚至是制衡的作用的。

资本运营更多的是资本与智慧的结合,产业运作更多的是专业与智慧的结合,融资方与投资方之间,转让者与受让者之间,谁更居于主动地位,更多的将取决于对智慧应用。

而通常,一桩企业并购之间的交易,更多的不是自身的实际魅力与实力的问题,更多的是引入智慧与谋略之后的变数,智慧与谋略是并购双方的调味品,更是魅力与实力的催化剂。其中出售方是在通过包装为自己增值,而购买方是为了尽量规避风险,节省并购成本。

不同性格的人适合做不同的事情,不同职能的工作往往需要不同性格的人。

比如有的推销者,重要的是激情,特别是那些在商店里做促销,在写字楼里做电话销售的人;还有的推销者需要的是成熟,比如顾问式的销售,专业服务型的工程师;更有一些推销者需要的是欲遮还羞、欲擒故纵的策略,比如并购中姿态比较高的转让方与融资者。

你说要买他的资产或者股份,欲擒故纵型的转让者的内心再迫切,他都表示出没有卖的想法的样子。

智慧与谋略虽然可以给生活增添安全感,但谋略与智慧并不需要时时处处都有。假如生活中,到处充斥着谋略,难免会失去生活应有的情趣。比如你在商场挑选购买服装的时候,是不需要过分讲究智慧与谋略的;你在购买柴米油盐的时候,是不需要过分讲究智慧与谋略的。你在面对爱情与婚姻的时候,是不需要过分讲究谋略的。

严格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推销者,但假如你是作为决策人,假如在战略决策与投融资事务上采取推销者的姿态主动出击,难免让人感觉你是病急乱投医,即使是出让都会给人一种甩货的感觉。但假如讲究智慧与谋略,就会在无形中为自己提供相应的包装。

不要认为那虚伪,因为连企业都不会包装、连自己的心态都躁动不成熟的团队,又怎么能把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包装到增值的程度呢?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又何以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俗话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当你持币观望,让对方感觉你的心态焦虑,不能很好地处理相应的情绪,就会在收购的过程中处于劣势。

但现实中,作为收购方,有很多投资人的心态偏重于感性,经验不足,比如让对方感觉你过于主动,就会平添很多的难点。

收购者,特别是在跨国并购中,如何面对传媒、政府官员、专家教授、地方法规所布下的天罗地网,那些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加你的并购成本与投入。而如何在面对他们的围攻的时候,游刃有余,这却是一个很见功力的事情。

性格在并购之间,可以起到很微妙的影响作用。

面对卖方的“忽悠”,买方需要保持清醒与低调,要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财务评估系统。所以通常正确的巧妙做法是:选择慢性子去收购,选择急性子去出卖。

急性子可以展示自己的诚意,以乐观与积极心态给对方更多的信心,甚至给对方一种威慑力,并进而取得有利于出售方的价格条件。而慢性子更适合做购买者,尽量把价格磨下来。当然,急性子与慢性子之间的谈判总是会给人一种不和谐的感觉,却是一种对立统一。你是否需要采用拖延战术,要分清彼此所处的境况的。

企业收购的时候,需要有耐心,不仅有耐心停在原地,在暗处寻找出击的对象与出击的最佳时机,而且要在对方姿态很高的时候,用耐心表明自己的诚意,虽然也可以“暗渡陈仓”,断了对方的归路,但在价格方面,却需要用耐心让对方更焦虑,在压力下更恐慌,在失去方寸的时候犯错,并让自己得到切实利益的。

企业之间的并购也如一场战争。一旦战争进入到胶着状态,受到损失更大的是发动战争一方。所以收购如攻城,首先就需要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作为后盾,并以此为前提。

面对入侵之敌,持久战是最为有效的战法,持久战如攻坚战,面对殊死抵抗,防守的一方自然可以通过固守来等待援兵,即使援兵不到都可以提高自己讨价还价的筹码。即使敌方已经攻入城中,都可以用游击战骚扰敌军,用巷战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就如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取得政权之后进攻苏尔特时一样,所遭遇的阻力难以想像。

真正的战争往往在运筹帷幄之中,在枪声打响之前,虽然未必是早已“城头变换大王旗”,至少已经做到里应外合了。

在战争之前,不管是进行金钱财务方面的贿赂,还是许以高官厚禄,都是在瓦解敌人军心,让对方的反叛势力为自己所用的重要举措。即使不能实现敌人力量的改弦更张,都可以实现疲敌战术,让敌人内耗而丧失跟自己对阵的雄心。

在攻城掠地、城池拿下来之后,更是需要讲究心理战术,首先是树立新政权的合法性,树立新的制度与政治意识形态,扶持“儿皇帝”,自己当摄政王。

假如任何强龙都难压地头蛇,那么不如强龙退居幕后,让所扶持的新政权针对内部的残余势力以及民众施行攻心战术。这是不能太过迫切与焦虑的。先放上一段时间,让他们休养生息,阻抗的锐意钝了再说。从另一方面,那也是避其锋芒,以弱胜强的重要策略。

治理天下,更多的是靠文治而不是武功去征讨,是尊重其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制度、宗教信仰、心理诉求的。在心理战术的基础上,才是投入真正的真金白银,虽然金钱少不了,但更多的是通过舆论做形象,通过小事褒扬那些对你的价值观有帮助的代表性的力量。

著名的“七七定律”指出,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而其中70%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跨国并购,看上去很美,但文化的差异,却是最大的阻隔!

放弃武力,更多的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入侵。以文化的形式,以尊重内心需求与心理诉求的方式,进行投资,让人的内心以满足感代替屈辱感,以奉承代替憎恨。

没有人喜欢在被“占领”之后,还要来个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那只会强化在土著这与入侵者之间的仇恨。占领之后的屠杀所结下的仇怨,注定会贯穿整个朝代的始终的。这同样适用于企业间的并购战争。

哈佛大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跨国并购5年之后会有高达58%的高级管理者离开公司。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并购后人才流失比率是正常流失率的12倍。

美国新奥尔良洛约拉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佛里·克鲁格的研究结论是:如果一家没有并购的公司,可能一年会损失一个主管;但一家公司被收购了,那就很不一样。在收购后第一年某公司可能会损失25%的主管,所以离职率是正常的3到4倍,第二年该公司可能会再损失15%-18%的主管,所以在收购后的两年时间里,公司可能损失40%-45%的主管人员。

一些主要的管理团队的人要离开是迟早的事。如果你希望让他们留下来一段时间,那么你就在并购的协议里面具体的写进去,让他们有足够的几率,至少在并购以后两三年或者五年之内能够继续留下来。

所以,假如说在收购战中,更多的是用武力与智慧的话,那么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多的就是在心理研究之下的文治功力了,这些都是要靠智慧与谋略取胜的。

比如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相应的在危机状态下的心理干预,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就会起到拉拢人心,不至于出现被收购之后的机构空心化的倾向。

并购者在并购战争中,不能成为推销者,即使是推销者的姿态,也要在面对可以留下来的核心团队与员工,而不是在出让者的面前出现。

作者:贾春宝 管理新人

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 从1994年起开始接触并持续关注北京的房地产行业,2003年开始接触法律服务业,2004年开始关注会展业、在为十多个行业里的数百家重要客户提供过服务中积累了数以百万计的原创文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