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5月20日,中粮集团宣布和法国达能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中粮向该合资公司转让部分蒙牛股份。合资公司中粮将占股51%,达能占股49%,共持有蒙牛8.3%股份。
中粮收购蒙牛终于进入了收购意图实质性操作阶段——战略工具。蒙牛被收购肩负着振兴中国乳业的使命,也是宁高宁的使命。这次合融资再组合,表征中粮对蒙牛收购的真实意图:提升中国乳业的水平。1、收购时机:乳业地震之后,价格好谈,低谷易反弹;2、和国外合作,提升知名度和产业水平,(之前,中粮已经收购一家可口可乐装瓶厂);3、借机走向国际;4、壮大中粮基业。
转股交易完成后,中粮在蒙牛的持股比例降至27.83%。达能则通过合资公司在蒙牛的首期持股达到约4%,成为其战略股东,并计划将来根据市场进展增持蒙牛的股份。
达能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范易谋这位达能公子的好朋友,以资本理论玩家的姿态在中国潇洒了一阵子,结果被证明玻璃天花板还是脆的。在和娃哈哈的官司之后,达能在宗庆后的民族旗帜之下,大伤元气。到中流(达能在华主要是饮料、食品、乳业、水)击水被呛的不轻,达能终于沉寂下来,静养了这几年,今天顺手中粮,企谋再度纨绔?
也是在20日,蒙牛和达能签署了框架协议,两者酸奶业务合并。这家即将在中国成立的酸奶合资公司,蒙牛持有80%的股份,达能持股20%。二者去年销售额合计约40亿,市场份额约21%。
合资的意义。蒙牛牛奶需要的是品牌信心,中国乳业也是如此。中粮牵头,达能搭桥,顺风(品牌借东风)顺水(饮料乳业水)。中粮是主动的,也是主导的;达能是旧伤治愈,咸鱼翻生。对于中粮来说,是合作更是利用;对于达能来说:机会又来了。
双方敲定酸奶事业部。以品质较高的酸奶为突破口,双方攒足了劲,用钱说话,成功一点问题都没有。对于中粮来说,以点带面,重树蒙牛品牌美誉度,从而提振中国乳业。对于达能来说,和中粮称兄道弟,一柱擎天,扎根中国。应该属于皆大欢喜的合作基调。
如果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顺利批准,蒙牛已与欧洲乳业前四强中两家结盟。对于在华乳品业务停滞不前的达能来说,在付出26亿元的投资后,将获得了更强的生产能力与通路。
中粮与国际品牌合作,一个基本的考量就是:欧美一些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及品牌美誉度仍然是国内所需的;往大的方向去想,就是中粮作为国企的产业使命感。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国人对国外品牌处在一个临界点上,也就是说,国外品牌眼看就要和国内品牌齐平了。
时下,中粮可利用的“品牌认知”:欧美知名品牌“还是好一点”;除此之外,就是利用和达能合作的机会,将来和达能继续合作欧美市场或者各自为政。中粮在整合食品产业链资源成功之后,宁高宁早晚会在国际市场上高举中粮的大旗。
中粮达能合作酸奶,还是中粮能,我看达能行~~。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