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张老师,首先恭喜您的新书《IBM:蓝色基因 百年智慧》出版。在IBM百年之际,您作为IBM前高管,此时撰写此书有什么特别意义么?
张烈生:创作此书皆因机缘巧合。世界上的百年老店为数不少,但是在IT行业,像这种高科技行业历经百年,依然活跃,必然是有其特殊的商业基因的。因此在成立IBM百年的时候,我作为曾在这家企业服务22年的“老人”,把自己那些曾经对于IBM的观察和想法凝结成文字,以此与更多的企业界朋友分享。
一个企业的百年或许和九十九年没有什么差别,但一个企业从三十年做到百年,其成功就不单纯是量的积累,更会是质的飞跃。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企业数量激增,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处在创业期,或刚过创业期,也获得了第一次的成功,其中有抱负的企业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基业长青的问题,相信这本书对他们会有一定的影响。毕竟IBM走过100年的路,这其中的跌宕起伏给我们留下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也可供这些30年的企业参考。
但这本书不是一本指南,路怎么走还是要靠企业自己选择,因为每一家公司和企业都有其不同的地方,但有值得参考的地方可以举一反三。
从我个人来讲,我在内地工作二十多年,有机会看到IBM在中国的成长。这本书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工作总结,想好好的做下积累和沉淀。同时,对于曾经在IBM工作过的共事的朋友也算是送给他们一个小小的礼物。
价值中国:IBM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征程,此间时代变革对IBM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您在书里谈到老沃森、小沃森以及后来的郭士纳对IBM的发展都发挥了及其关键的作用,IBM在迎接时代变革挑战的做法会给中国企业在应对全球化方面带来什么借鉴意义呢?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后又该如何面对文化与价值观的跨界冲突?
张烈生:作为跨国企业,IBM在中西方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上会有很多的不同。这其中就存在着,在一个企业或一个公司在做跨国经营的时候,其是否愿意去了解本土情况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IBM也交了它的学费,也走了很多弯路。IBM中国开始的10年,IBM照搬了在美国的发展模式,不是很成功的。到后来愿意去了解中国,融合到中国的社会大环境,这得到总部的支持,让总部愿意在全球一体的这个大框架底下去做融合的事情,去做符合当地国情的事情,这是很大程度IBM在中国成功的一个因素。
像中国这些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企业,绝大多数取得的成功是在本土。现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这些企业开始要去外面闯的时候,就要好好想想该怎么走这条路,把IBM作为一个“走出去”的企业,其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的企业参考。
从最近的十年来看,中国企业去海外发展,多是以并购的方式,以此快速地进入国外市场。中国的企业更加注重速度,或许就拿速度作为其经营的核心思想。在过去30年中,速度造就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在全球环境中去经营的时候,是不是速度决定着是跨国经营的成功呢?以IBM来看,IBM中国区的建立没有采取并购的方式走进来,其取得的成功就是很值得思考的。所以国外企业和中国的企业还是有很多分别。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把IBM作为一个例子给中国企业到外面发展的时候作为一个参考。说道具体的分别,例如东西方的文化、团队价值观的管理等等都有不同,因此管理的方法、思路、做法都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认为IBM一定是对的,但它所经历的事情可以供中国企业参考,然后自己决定自己要怎么走自己的路。不要盲目的复制。同时,我觉得值得参考的地方有IBM在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从不懂到愿意去进行文化融合、去投资,长期的耐性和承诺。IBM如何把它最核心的东西不做妥协,即他的价值观,他的文化都没有做任何妥协,这方面没有做本土化。这些都是值得参考的。
价值中国:从众多外企来华发展的经历看,IBM中国显得更加成功一些,早些年谷歌退出中,最近有百思买退出中国,美国Gruopoon虽在美国上市其在中国的高朋却经营得不太理想,IBM中国如何能走到今天?
张烈生:外企在中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这其中与IBM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长期的承诺、耐性、磨合、融合、适当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结合自身情况来达到平衡。
像谷歌、Gruopoon等,与IBM比起来算是新兴企业了。新兴企业比较年轻,其活力充足,但没有充足的经验和优秀的核心能力,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他们的应对方式会显得不是很成熟。老沃森在建立IBM之初就塑造很多IBM的核心能力,就是书中说的“基因”,包括价值观、文化和人才的理念,这些在IBM走出去的时候得到一致的传承,使得IBM在接受大风浪的时候依然屹立不倒,都很大程度的帮助着IBM更好的运营。
互联网时代技术周期越来越短,也就存在很多新兴的科技企业很怕错过机会,所以会出现企业什么都生产的现象。IBM的智慧就存在于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会盲目跟从。所以每一个企业首先要有自己的方向和定位而不是盲目的去做。也许你第一次会成功,但这种成功是不会持续的。所以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教人怎样去取得一次的成功,而是持续的成功、成功百年。是基业长青具象化的一个实例。IBM技术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是在围绕客户去做事情。这也是IBM能提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