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赢”在动态竞争中的“四部曲”

    动态竞争理论,是过去20年间战略管理领域新出现的一个研究体系,是以行动为导向构建的一套有关企业间竞争与互动的系统化理论。

  竞争,必然是你来我往,在“一方攻击、另一方反击”的攻防交错中发生,因而,所谓“动态竞争”,并非止于通常意义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关系有所变化,而更加强调竞争各方在“攻击——反击”的配对中相互对抗与制衡,动态竞争理论就是专门研究竞争者之间的对抗与互动如何发生并不断演进的理论。

  动态竞争理论在西方学术界提出,却源自东方的中国传统哲学,是东方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融合的结晶,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深刻体现在动态竞争理论中。竞争的对抗性和相对性、竞争者之间的攻防互动,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我”对偶关系的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敌我攻防的哲学思维与观念,如知己知彼、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以小博大等,与西方管理科学的理论架构结合,以西方管理科学中工具化的方式表述出来,是动态竞争理论的核心。因此,动态竞争理论和中国企业家的思维模式更加契合,易于落实在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中。

  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竞争的动态性显得尤为突出。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以动态竞争理论为指导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呢?

  动态竞争理论认为,识别真正的竞争者;深刻了解竞争者;努力降低竞争者对抗性;打造每一次竞争的短暂优势,以谋求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建立相对竞争优势、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唱好这四部曲,也是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获得“赢”的关键。

  一部曲:识别竞争者

  识别企业的竞争者,常常被看作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市场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使得企业准确识别竞争者变得越来越困难。例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联邦快递最大的竞争对手是UPS和DHL。后来突然发现,他们当前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是沃尔玛。为什么是沃尔玛?根据动态竞争理论中有关竞争者的定性分析,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分析竞争者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与预测企业为寻求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和对手彼此间对抗与互动的市场行为。然而,审视企业在未开战前的竞争关系,并且利用这层关系来预测市场参与者间竞争对抗程度等方面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以往的竞争者分析并未充分地将影响企业竞争活动的必要前提因素纳入探讨。比如,波特的五力竞争分析中,竞争敌对强度仍局限于产业层次的一般概况描述与分析;在分析产业中企业层次的竞争行为时,战略群组分析法往往忽略了竞争者实际交战所处的市场范畴,也忽略了企业间彼此对抗的程度。

  动态竞争理论将竞争者定义为,在相同的市场中,针对相似顾客群,提供相似产品的企业,或者在不同市场,但采用相似的关键资源或能力开展竞争的企业。在这个基础上,动态竞争理论提出两个基本概念,即竞争者之间的市场共同性及资源相似性,通过对竞争企业的市场形态和企业资源进行比较和分析,来判断他们是否属于真正的竞争者。

  市场共同性是指企业和它的竞争者所呈现的市场重叠程度,即双方产品的相似与替代程度,或者在多个市场同时展开竞争和对抗的情况。此处的市场广义地包含产品基础和顾客基础的概念,诸如地理市场、产品细分或品牌等。比如联想与戴尔及惠普在全球的多个区域市场就笔记本电脑展开竞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移动、固定、宽带用户等细分市场竞争,HTC、三星、诺基亚和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激烈竞争,等等。

  资源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经营团队、管理流程等有形和无形方面的企业资源。资源相似性是指企业和竞争者具有相似的资源类型和数量。拥有相似资源组合的企业,可能在市场上具有相似的战略性能力与竞争优势及劣势。不同行业的企业也可能因为拥有或需要相似的关键资源而成为竞争者。上文中提到的联邦快递,它的核心资源之一是拥有众多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信息化的高层管理人才。由于沃尔玛在全球信息化的建设上与联邦快递采取相似的策略,因此,挖走联邦快递的信息化高管人才乃是沃尔玛竞争策略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它成了联邦快递潜在的跨行业竞争对手。

  

  图1提出了一个竞争者分析架构。

  图1以图形的交集来呈现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图的形状代表资源相似性,图的重叠程度代表市场共同性。象限Ⅰ显示,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同时具有高度资源相似性与高度市场共同性,它代表双方是明显直接且相互认定的竞争者;反之,倘若企业间具有相似的资源,但仅在极少数的市场上竞争,则属于象限Ⅳ。

  所以,每一家企业在市场共同性和资源相似性两个层面上,与竞争者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叠。通过市场共同性和资源相似性的比较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出谁是自己的真正竞争者。

  以中国的电信市场来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是三大巨头,三家公司的资产、财务、技术、人才等资源虽有不同,但差异并不显着,可以说三者的资源相似性极高。但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移动、固定和宽带三个细分市场的业务相当,中国移动的业务主要在移动市场,在固定电话和宽带市场与两家相比差了许多,因此,尽管三家公司均提供类似的产品,而就市场共同性来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会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联通来说,中国电信可以说是更直接、需要紧盯的竞争对手,因为彼此在多个市场接触且实力相当,对方在任一细分市场的攻防对另两个市场都会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至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可以视它为固定和宽带市场的潜在竞争对手,因为中国移动的经营重点虽在移动市场,但因彼此资源相似性高,随时可以大举扩张它在另两个市场的影响力。

作者:陈明哲 初入职场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讲座教授,企业战略专家,是在全球拥有近两万名会员的国际管理学会的院士兼副主席,且将于2012-2013年接任该学会主席。他曾三次荣膺国际战略管理学会最佳论文奖和《管理评论》最佳论文奖。其教学、研究及咨询范围横越欧、美、亚三…